主管护师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主管护师 >> 模拟试题 >> 2020年主管护师必备试题第十套

2020年主管护师必备试题第十套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8月19日 ]  【

  三、A3/A4

  1、患者男性,40岁。因创伤致心跳呼吸停止,经复苏后心跳呼吸恢复,继而出现体温升高、抽搐、惊厥。

  【正确答案】:

  【<1>、此患者可能并发

  A.肺水肿

  B.心力衰竭

  C.脑水肿

  D.脑死亡

  E.肾衰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体温升高、抽搐及惊厥都是脑缺氧性损伤的体征。导致脑水肿的机制为:心脏停搏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经心肺复苏循环恢复后,脑血管被动扩张,微循环淤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体液渗出可导致脑间质水肿。

  <2>、为防治以上并发症,应首选

  A.50%葡萄糖液

  B.20%甘露醇液

  C.25%山梨醇液

  D.30%尿素液

  E.血清蛋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脑复苏时的脱水治疗一般以渗透性利尿为主,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渗透性利尿药,成人每次可滴注20%的溶液200ml,每日4~6次,直到脑水肿消除为止。尿素液的渗透性利尿作用虽比甘露醇强,但易发生“反跳”,现已很少使用。

  2、患者,男性,60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外置,腹腔广泛引流,术后发热39℃,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20ml/h以上。至第3日尿量逐渐减少至15ml/h以下,患者神志清楚。经补液仍不见好转。

  【正确答案】:

  【<1>、首选考虑

  A.腹腔残余脓肿

  B.腹水

  C.毒血症

  D.败血症

  E.急性肾衰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患者术后第二日尿量>20ml/h,至第三日逐渐减少至<15ml/h,符合少尿标准,且患者原肾功能正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尿量达到少尿指标,符合急性肾衰竭临床特点,因此选E。

  <2>、对进一步确诊有价值的检查

  A.腹部B超

  B.血钠、钾、氯、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检验

  C.血细菌培养

  D.血尿素氮、肌酐检查

  E.腹部CT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急性肾衰竭诊断除尿量外,就是血尿素及肌酐测定值,以评价损伤程度,其他选项均非急性肾衰竭的特征性指标,故选D。

  <3>、为了解病情最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是

  A.神志变化

  B.体温变化

  C.血压变化

  D.每小时尿量、尿比重

  E.红细胞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肾功能监测最有价值的监测指标为每小时尿量与尿比重变化,由此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故选D。

  3、患者男性,70岁。患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0余年,伴心房纤颤10年。2小时前突然出现左下肢剧烈疼痛,开始为大腿上部急袭性痛,触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检查发现在大腿上部可触及一较明显变温带,脚趾活动困难。

  【正确答案】:

  【<1>、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

  B.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左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动脉瘤

  【正确答案】:A

  【<2>、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A.髂股静脉

  B.腹主动脉

  C.髂总动脉

  D.股总动脉

  E.股深静脉

  【正确答案】:C

  【<3>、最有帮助的辅助诊断措施是

  A.静脉造影

  B.动脉造影

  C.多普勒超声检查

  D.皮肤测温试验

  E.X线平片

  【正确答案】:B

  【4、患者男性,56岁。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前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50~160)/(80~90)mmHg。

  【正确答案】:

  【<1>、对于该患者血压的处理,正确的是

  A.无需作任何处理

  B.降至150/80mmHg以下

  C.降至140/80mmHg以下

  D.继续常规服用降压药

  E.降至120/70mmHg以下

  【正确答案】:D

  【<2>、高血压患者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若血压骤升达170/100mmHg,则应警惕

  A.急性心力衰竭

  B.急性呼吸衰竭

  C.急性肝功能衰竭

  D.急性肾衰竭

  E.急性脑水肿

  【正确答案】:E

  【5、患者男性,25岁,酒后骑车撞伤致腹腔内脏破裂出血1小时,拟行剖腹探查术。在镇静剂与肌肉松弛药物诱导下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插管后10分钟即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右肺密布湿啰音,双肺均有哮鸣音。

  【正确答案】:

  【<1>、此时患者可能情况是

  A.急性心衰

  B.失血性休克

  C.肺间质出血、水肿

  D.哮喘发作

  E.急性肺部感染

  【正确答案】:C

  【<2>、诱发因素可能是

  A.失血过多,心脏失代偿

  B.原有间质性肺炎未及时治疗

  C.原有哮喘史

  D.呕吐、误吸,胃液进入支气管

  E.气管插管消毒不严

  【正确答案】:D

  【6、女性患者,45岁,腹股沟内下突然出现包块,疼痛不能回纳。

  【正确答案】:

  【<1>、患者可能诊断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正确答案】:C

  【<2>、患者的治疗措施为

  A.卧床休息

  B.抗生素治疗

  C.手术治疗

  D.手法复位

  E.中药治疗

  【正确答案】:C

  【7、患者,女性,75岁。急腹症,感染性休克2天,抽血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且易凝,皮肤有少量出血斑。

  【正确答案】:

  【<1>、该患者发生了

  A.急性肝衰竭

  B.急性肾衰竭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心衰竭

  E.多器官衰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患者高龄且发生感染性休克,说明全身情况较差。容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后血液不易抽出且易凝,同时皮肤已出脱出血斑,说明已发生了DIC。

  <2>、目前首选药物是

  A.肝素

  B.阿司匹林

  C.鱼精蛋白

  D.氨甲苯酸

  E.维生素K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DIC可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期,高凝期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最早征兆是抽血时血液不易抽出,消耗性低凝期多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继发性纤溶期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和渗血,休克甚至发生MODS。而该患者抽血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且易凝,皮肤有少量出血斑可推知处于DIC的高凝期,此期重点为抗凝治疗,故选A。

  <3>、给予治疗后当晚发现该患者皮肤黏膜下大片出血斑块,随后出现咯血、尿血,给药后2小时急查凝血时间为35分钟,血小板值为180×109/L,此时处理措施应为

  A.暂不处理,继续观察

  B.使用止血药物

  C.输血小板

  D.注射鱼精蛋白

  E.输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患者出血症状加重,不仅有咯血、尿血,而且还出现了皮肤黏膜下大片出血斑块,造成出血的可能原因有高凝期后消耗性低凝或肝素使用过量;消耗性低凝期是由于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值低,而该患者血小板值正常,因此可排除患者处于消耗性低凝期;患者在给药后2小时即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可判断该患者为肝素使用过量,故应用等量的鱼精蛋白拮抗。因此答案为D。

责编:liumin2017

报考指南

焚题库

护士资格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