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河南高考 >> 河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河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练习:北宋王安石变法

2016届河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练习: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24  【

  参考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故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统治者态度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对农业生产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分析选项,A是军事方面的措施;B打击的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C符合题意;D是教育方面的措施。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内容

  3.C

  【解析】

  试题分析:方田均税法指的是根据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这样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的反对。故选C。AB项是调控市场的措施;D项是保证农业生产资金和种子的措施。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但是改革的具体措施损害了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的反对,最终改革是以失败而告终。除此之外,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其他原因如变法用人不当,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等这些原因也需要掌握。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强调王安石的“理财”,而“③将兵法”是和“理财”没有关系的,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④市易法均是重要的“理财”措施,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5.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严格“恩荫”制,防止垄断官位”这是庆历新政内容,不要和王安石变法混淆了。庆历新政目的主要是以整顿吏治为主,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主。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

  6.D

  【解析】

  试题分析:“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是指王安石认为公私穷困都是因为没有好好理财,所以应该选择跟理财有关的措施,故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7.B

  【解析】甲法规定,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8.B

  【解析】农田水利法颁布后,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就有具有灌溉作用的木兰陂。

  9.D

  【解析】北宋不是在农民战争推翻前代统治的基础上建立的,是通过发动兵变夺权的。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司马光的说法,既说明了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变味,同时也攻击了变法,问题的关键是用人不当导致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法令本身的问题。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以司马光的对新法的评论为切入点,旨在考察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新法(王安石变法)的评论,既要注意到其客观作用,也要注意到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只是反映了北宋军队人数的增加,A、C两项没有体现。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军队战斗力并没有因人数增加而增强,所以D项不正确。

  考点:北宋中期的冗兵局面

  点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秩序。秉承着“自古有叛乱之民,无叛乱之兵”的理念,把社会上的流民等势力不断地扩充到军队当中去,这样是军队的人数不断的增多,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还造成冗兵的局面。与此相关的通过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造成了冗官、冗费的局面。

  12.C

  【解析】略

  13.C

  【解析】略

  14.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方田均税法就是针对隐匿田亩、逃避赋税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司马光彼设法争民,其害乃胜于加本质意图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的态度

  16.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惠遍农无乏”指青苗法,免除了地主的高利贷盘剥,免役法使大地主的利益受到了限制,“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涉及的是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是商品贸易 方面的内容,排除。

  17.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这里的谗佞指的是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所以选B。

  18.C

  【解析】略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