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8年北京高考历史综合练习及答案2

2018年北京高考历史综合练习及答案2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8-03-08  【

  二、非选择题

  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考点】(1)文艺复兴

  (2)宋明理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八股取士)

  (3)“中体西用”思想;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1)第一小问思潮,依据材料一中“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政治上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经济上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文艺复运动兴起、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

  (2)第一小问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或理学)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这个角度阐述即可。

  (3)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儒学地位下降,清政府学习西方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再比如,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取消读经讲经课;再比如,思想文化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等。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2分)

  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4分)

  (2)学派:儒家。(2分)

  原因:儒学已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4分)

  (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份量仍很重;(5分)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4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4分)

  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8分)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

  【考点】(1)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国际工人运动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3)中美关系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史学理论——史学观念

  【解析】(1)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地点“西欧”,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概述即可,比如,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工人运动兴起,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对外通过殖民扩张、战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称霸世界的野心以及20世纪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发展等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和国际史实概括背景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西方“现代化研究”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为史学研究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历程研究的深入等。第二小问注意,综合三则材料进行归纳,比如材料中“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看出要结合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持借鉴态度等。

  【答案】(1)状况: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4分)

  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工人运动兴起。(4分)

  (2)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6分)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4分)

  (3)原因: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思想解放。(6分)

  注意: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3分)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