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资格初级 >> 公司信贷 >> 公司信贷试题 >> 文章内容

2018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试题:第一套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19日]  【

  21( )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A.承兑

  B.担保

  C.贷款

  D.公司信贷

  22在中长期贷款发放过程中,银行应( )进行付款。

  A.一次性、全额

  B.按年、分次

  C.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

  D.按月、分次

  23下列说法与真实票据理论不符的是( )

  A.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同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主要是固定资金

  B.短期贷款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为凭证作抵押,带有自动清偿性质

  C.银行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和长期设备贷款等

  D.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来自长期资源

  24和解与整顿融为一体,和解是整顿的( )

  A.前提

  B.原因

  C.结果

  D.从属

  25在公司信贷中的合法合规原则下,商业银行要坚持( )的原则。

  A.盈利

  B.“区别对待,择优扶植”

  C.保证本金的安全

  D.诚实信用

试题来源:[2018年银行从业(初级)考试题库

2018年银行从业初级短时取证班送VIP题库通过比达90.86%
教材精讲班+考点强化班+模考预测班+习题班+历年实战考题班,助力短时取证!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咨询

  26狭义的银行信贷不包括( )

  A.贷款

  B.承兑

  C.信贷承诺

  D.筹集债务资金

  27贷款项目评估的出发点是( )

  A.借款人利益

  B.担保人利益

  C.贷款银行利益

  D.国家利益

  28按照贷款风险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

  A.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B.正常贷款、次级贷款、关注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C.损失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关注贷款、正常贷款

  D.损失贷款、可疑贷款、次级贷款、关注贷款、正常贷款

  29以下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的是( )

  A.预付账款

  B.存货

  C.无形及递延资产

  D.待摊费用

  30下列文件中属于担保类文件的是( )

  A.银行之间已正式签署的贷款协议

  B.全体董事的名单及全体董事的签字样本

  C.保险权益转让相关协议或文件

  D.借贷双方已正式签署的借款合同

  31下列不属于贷款利率构成的是( )

  A.优惠利率

  B.贷款承诺费

  C.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D.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32贷款风险处置中的全面性处置是指( )

  A.在风险预警报告已经做出,而决策部门尚未采取相应措施之前,由风险预警部门和决策部门对尚未爆发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B.在风险预警报告已经做出,而决策部门尚未采取相应措施之前,从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活动等采取措施来控制、转移和化解风险,使风险预警信号回到正常范围

  C.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类型、性质和程度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后,从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活动等采取措施来控制、转移和化解风险,使风险预警信号回到正常范围

  D.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类型、性质和程度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后,由风险预警部门和决策部门对尚未爆发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33股东背景分析不包括( )

  A.家庭背景

  B.教育背景

  C.外资背景

  D.政府背景

  34( )的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工期的长短确定,可以是短期贷款,也可以是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A.集体项目贷款

  B.个人项目贷款

  C.无息贷款

  D.对外劳务承包工程贷款

  35反映某区域信贷风险在银行系统内所处位置的内部指标是( )

  A.利息实收率

  B.加权平均期限

  C.增量存贷比率

  D.信贷资产相对不良率

  36下列关于国别风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内信贷不属于国别风险分析的主体内容

  B.国别风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

  C.国别风险与其他风险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

  D.国别风险一般都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的加总

  37

  ( )是指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调查和审查环节进行分离,分别由不同层次机构和不同部门(岗位)承担,以实现相互制约并充分发挥信贷审查人员专业优势的信贷管理制度。

  A.信贷授权

  B.授信额度

  C.贷款审查

  D.审贷分离

  38下列不属于公司信贷的接受主体的是( )

  A.法人

  B.经济组织

  C.非自然人

  D.自然人

  39( )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A.贷款目的

  B.贷款来源

  C.还款来源

  D.还款记录

  40( )是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市场营销的起点,也是商业银行制订和实施其他营销策略的基础和前提。

  A.产品策略

  B.市场环境分析

  C.市场细分策略

  D.市场定位策略

  参考答案

  21.A

  解析:承兑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22.C

  解析:在中长期贷款发放过程中,银行应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进行付款。

  23.A

  解析:根据亚当 斯密的理论,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同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都是临时性的存款,银行需要有资金的流动性,以应付预料不到的提款需要。因此,最好只发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的短期贷款,因为这样的短期贷款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为凭证作抵押,带有自动清偿性质。因此这种贷款理论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来自长期资源,如留存收益、发行新的股票以及长期债券;银行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和长期设备贷款等。

  24.A

  解析:和解与整顿融为一体,和解是整顿的前提,整顿是和解成立的结果,没有和解协议生效,就没有整顿程序。

  25.B

  解析:《商业银行法》和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实施为商业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要坚持“ 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原则。

  26.D

  解析:狭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证、减免交易保证金、信贷承诺等活动。

  27.C

  解析: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银行的立场为出发点,以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为目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剔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各种非客观因素,重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所以,银行的利益是贷款项目评估出发点。

  28.A

  解析:按照贷款风险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9.C

  解析:借款人在一年内不能变成现金的那部分资产称做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

  30.C

  解析:担保类文件包括:①已正式签署的抵(质)押协议;②已正式签署的保证协议;③保险权益转让相关协议或文件;④其他必要性文件。

  31.A

  解析:贷款利率通常由三部分构成:①优惠利率;②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③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32.C

  解析:全面性处置是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类型、性质和程度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后,从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活动等采取措施来控制、转移和化解风险,使风险预警信号回到正常范围。

  33.B

  解析:暂无34.D

  解析:对外劳务承包工程贷款的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工期的长短确定,可以是短期贷款,也可以是一年以上的中期贷款。

  35.D

  解析:信贷资产相对不良率用于评价目标区域信贷资产质量水平在银行系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通过系统内比较, 反映出目标区域风险状况。指标越高,区域风险越高。

  36.D

  解析:国别风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以本国货币融通的国内信贷,其所发生的风险属于国内商业风险,不属于国别风险分析的主体内容;②国别风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因为主权风险只指对某一主权国家政府贷款可能遇到的损失及收益的不确定性,而这只是国别风险分析的一部分;③国别风险(表现为利率风险、清算风险

  、汇率风险)与其他风险是一种交叉关系。在国别风险中,可能包含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全部。

  37.D

  解析:审贷分离是指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调查和审查环节进行分离,分别由不同层次机构和不同部门(岗位)承担,以实现相互制约并充分发挥信贷审查人员专业优势的信贷管理制度。

  38.D

  解析:公司信贷是指以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自然人为接受主体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活动。选项D的“自然人”不属于公司信贷的接受主体。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9.A

  解析: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判断贷款是否正确使用是贷款分类的最基本判断因素之一,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将产生更大的风险。

  40.A

  解析:产品策略是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市场营销的起点,也是商业银行制订和实施其他营销策略的基础和前提。

1 2 3 4 5 6 7
责编:examwkk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