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比较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章节试题:第6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2日]  【

  16. 日本的第一间托儿所的创办人是 赤泽钟美夫妇

  17. 日本的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 七年计划

  18. 日本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 100%

  19. 二战以前,日本的教育行政是极端的 中央集权制

  20. 日本规定在全国的都道县府或指定城市设有“儿童指导所”的文件是 《儿童福利法》

  21. 1872年,《学制》,是日本近代学校制度发端,标志日本教育进入新时期,日本近代教育史第一次改革。

  22. 1890年,日本第一间托儿所在新泻成立。

  23. 1948年,厚生省《儿童福利法实行令》《儿童福利法实施规则》,称保育所得保教人员为“保姆”。

  24. 1949年,文部省《教谕许可法》《教谕许可法施行令》,将幼儿园保姆改称为“教谕”和“助教谕”。

  25. 1972年,第二次幼儿园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

  26. 战后日本教育行政实行 地方分权制。

  27. 一些有关“鬼”的游戏主题也是日本幼儿园游戏的一大特色。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法(日本)【 02 全国 2004年10月】(P130)

  日本战后最重要的教育立法之一。提出国家的教育目的:“培养和平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规定幼儿园是受文部省管辖的正规“学校”,以3岁至小学前的幼儿为教育对象。以“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给予幼儿适当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为目的。规定了实现教育的五项目标及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2.《幼儿园教育大纲》(P139-142)

  1990年颁布实施。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三原则:努力促进幼儿园主体性活动;以游戏指导为中心;指导方法必须适合每个幼儿的特点。幼儿园主要任务:“保育儿童,提供适当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内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要求根据儿童年龄和地区特点制定课程。规定幼儿园每学年教学周数一般不少于39周。幼儿园活动形式以自由活动为主。

  3. 日本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P135)

  1964年,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七年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入园率达到60%。

  4. 日本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P135-136)

  1972年,日本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4-5岁儿童全部入园。

  5. 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P142-143)

  1991年,文部省公布,又称十年计划。内容:提出国家尽力对学前教育提供帮助:扩大幼儿园奖励补助的适用范围,对低收入家庭规定了学杂费减免标准;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数额;拨专款确保公立幼儿园园舍设施建设补助费。计划重点:确保今后10年内,3-5岁幼儿有充分的入园机会,提高3岁幼儿入园率。

  意义:把幼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幼儿入园率,改变家庭社会不重视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促进日本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