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山东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山东邹城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7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5月8日 ]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D.2.A.3.B.4.D.5. C。6.C。(以上每题2分,共12分) 7. 示例:我们在待人接物中应该关注对方,更应珍惜亲人相聚时的美好时光。感情需要交流,而一门心思抢红包,不仅无法交流加深感情,而且显得非常不礼貌。当真诚交流和抢红包相辅相成,人间的亲情日渐紧密而不被红包稀释,才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观点1分,阐释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8.(1)入则无法家拂士。(2)风正一帆悬。(3)会当凌绝顶。(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9.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凄凉的离别之情(1分)。示例:秋天的江水浩淼无边, 西风劲吹,水面泛起层层波浪(1分),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 (1分)。(意思对即可)10.C.(2分) 11.D.(2分) 12.(1)我难道 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分)(2)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2分) 13.原因有三: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 缠身,无法专心学习;(1分)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1分)三是在家没有朋友,不 能增长见识。(1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4.(1)题目“白纸的传奇”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1分);“白纸的传奇”也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激起阅读兴趣(1分);“白纸”不仅是本文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1分),“白纸”它也暗示了本文的主旨,做人应当清清白白,像白纸一样(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 15.(1)①看到箱子里竟然全是白纸时的诧异;②看到这么上等的一箱白纸的狂喜。(2)修辞示例1:运用比喻修辞,连用四个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纸出乎意料的好,表达了“我”对这些白纸的喜爱之情。描写示例2:画线句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来描写白纸,表现了纸出乎意料的好,表达了“我”对这些白纸的喜爱之情。(修辞或描写角度1分,作用1分。) 16. 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孩子也能如白纸,清清白白做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7. 示例1:插叙的写法。文章⑦-⑨段插叙了父亲当年逃亡回乡时只带白纸回来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充 实,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了父亲清白做人的品格和对孩子前途的希冀。示例2:线索。文章以“白纸”为线索,写了父亲带回“白纸”、我爱用“纸”、父母影响我做“白纸”一样清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清白做人”的景仰 和教导之恩的感谢,围绕它组织文章材料,文章浑然一体。 示例3:伏笔(铺垫)的写法。文章第②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为下文揭示箱子里装着白纸,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突出了父亲对清白的珍视,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示例4:对比的写法。文章第⑦段将父亲与同事逃亡时所携带之物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清白做人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景仰之情。(见解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作用1分。共3分。允许学生有创意发现,言之有理即可。)(二)18.中心论点是:做事,先做人。做人,应该读书。(2分) 19.做人要做一个好人,摆脱平庸的人,高人,新人。(1分)读书要读懂读透,要夜以继日。(1分) 20.采用了道理论证(或引证)(1分),本段引用了两处名言,从读书能感知外部的精彩、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生命的精彩,以及读书能使你驰骋 古今经天纬地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能使人摆脱平庸的分论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精警的语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说服力(效果1分)。 21.不能(1分)。第②--⑤段主要论述了为什么要读书,即读书与做人的关系,这是读书的前提,而⑥⑦两段主要论述怎样读书,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文章这样安排,使说理层层深入,结构谨严(作用1分)。

  四、写作(40分)

  22.【评分标准】

 

内  容

结  构

语  言

书  写

一类卷(40~34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二类卷(33~28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

结构基本完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语句通顺

偶有语病

书写较清楚

卷面较整洁

三类卷(27~20分)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结构不够完整

条理不很清楚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书写不工整

四类卷(19分以下)

文不对题

观点错误

结构混乱

文理不通

书写潦草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