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江西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20年3月5日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2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0.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2分)

  12.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3—15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①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②庠序③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④不负戴⑤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注释】①彘:猪。②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③庠序:学校。④颁白:颁同“斑”,头发斑白。⑤负戴:背负东西,头顶东西。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便要还家 ( )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4)乃不知有汉( )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问所从来。具答之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其中往来种作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后遂无问津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标两处)(2分)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7.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古代仁人志士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2分)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