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湖北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湖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20年4月21日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用落花喻人,来表达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句子

  是:,。(2分)

  5.,神弗福也。(左丘明《曹刿论战》)(1分)

  (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6—8题。(共7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 诗歌的后四句借“临易水”,歌颂了守边将士 ① 的英雄气概,也借“黄金台”之

  典表达了 ② 的情感。(2分)

  7.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你结合文中含有色彩的句子,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选择一句即可)(3分)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颜色表达情感的句子,除了《雁门太守行》外,你读过的句子还有: “ ① ” “②”。(试卷中出现的除外)(2分)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9—11题。(共8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①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③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有删节)

  【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④,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⑤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窈然]深幽的样子。②[滃(wěnɡ)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③[掇(duō)]拾取。④[敧(qī)嵌盘屈] (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攲,倾斜。⑤[俾(bǐ)]使。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 关怀备至B.五色交辉 君子之交

  C.夕阳欲颓断壁颓垣D. 沉鳞竞跃 千帆竞发

  10.翻译【甲】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理解: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歇息的时候,传来猿、鸟乱七八糟的鸣叫声。

  理解:通过描写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趣,因而颇有遗憾之意。

  11.“山水”是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大多外显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但景语多相似, 情语大不同:【甲】文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既表达了① ,更表现了②;【乙】文则突出表现了作者③的思想;【丙】文借助描述一条小溪,隐晦表达④之意。(共4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2.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打动亿万观众,赢得口碑与票房双赢。究其原因就是该片将极致的想象力与浓厚中国特色相结合,形成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影片最后刘培强“带着空间站撞木星”,拯救地球的情节,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经典价值观。

  (1)如果让你用下面《论语》中的句子表达对刘培强这一举动的认识,你会选择哪一项(2分)

  ①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②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③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④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2)在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也有许多“刘培强”。请你结合阅读过的一部名著,从中选择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形象是怎样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5题。(共8分)

  【材料一】

  绿道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线状景观,一方面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 绿道体系可以将其周边的绿色空间进行有效串联,具有、、及美学功能。我国2012年 “两会”中首次提出“健康绿道”的概念; 2013年,正式颁布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2017年)》。提出在五年内,建设市级绿道1240公里,由28条主要绿道线路、44个绿道节点和多条支线组成。覆盖全市16区,贯通11个新城,在空间上形成“三环、三翼、多廊”的总体布局。这样全市的200多处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将被上千公里的“绿道”连接起来。功能多样的绿道网络,可以有效推动城区绿色出行,并提供百万人休闲健身空间。

  【材料二】

  “三山五园”绿道始于清华大学西门,从学术氛围浓郁的高校聚集区,延伸到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最终止于富有自然野趣的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形成一条从①的景观绿廊。褐红色沥青铺就的绿道隐藏在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等组成的景观带中,将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公园绿地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景观串联起来,实现分散景点在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机整合,充分展示北京山水园林与人文历史特色。绿道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进入性,使人可以从容地融入自然、回归历史,充分体验与领略自然与人文之美。同时绿道又串联了沿线的生态环境,沟通分散的自然板块,以其丰富的植被形成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缓解热岛效应的生态廊道,是景观集成与生态构建的有机统一。

  【材料三】

  北京市规划的十条城市滨水 西、南护城河及一段永定河引水渠,两岸绿地约30km2。该绿道在景观结构上以护城河水系为骨,将周边区域的景点串联起来。沿途打造了两条城市慢行线,一条是步行道,另一条是自行车道,营造出优美休闲健康的绿色慢性空间。绿道建设在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区域,成为一条承载北京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带;而且通过改造生态护岸、大量种植植物、建设亲水便民设施,北京二环附近不再只是车流不息、钢筋水泥,而是展现西城城市新面貌、重现“碧水绕城,轻舟帆动”的绿色生态滨水景观带。

  13.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自然到城市 ②北京二环附近不再只是车流不息、钢筋水泥

  B.①城市到自然 ②北京二环附近不再只是车流不息、钢筋水泥

  C.①城市到自然 ②北京二环附近的车流不息、钢筋水泥不复存在

  D.①自然到城市 ②北京二环附近的车流不息、钢筋水泥不复存在

  14.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示意图”,具体说明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为什么是“一条承载北京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带”?(3分)

  【 链接材料】

  据《北京建城记》记载:“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北京城起源于蓟,蓟的中心就在广安门一带。由于历史遗存全无,为此原宣武区政府在广安门一带先后建立了“蓟城纪念柱” “北京建都纪念阙”等历史地标。

  15.结合上面三则材料, 你认为绿道都有哪些功能。请填写在【材料一】的横线处。(每空四字)(3分)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