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考化学考点梳理:溶解现象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7年2月1日 ]

  溶解现象(B)

  1、溶液

  ①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②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③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④悬浊液: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2、溶液的组成

  ①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②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a、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b、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 少的为溶质;

  c、溶液中有水时,规定水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

  d、可以根据名称(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判断,名称前面的为溶质,名称后面的为溶剂。

  3、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①温度:一般固体物质,溶剂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②溶质颗粒大小: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接触面积越大,扩散到溶剂中的速率越快,溶解速率也越快。

  ③搅拌:搅拌或振荡能加速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

  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常见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NH4NO3溶解吸热;NaOH、浓H2SO4溶解放热;NaCl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5、溶液的导电性

  如果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该溶液便能导电。反之,溶液中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溶液便不能导电。

  ①酸、碱、盐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其溶液中都存在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此酸、碱、盐的溶液一般均导电。

  ②有机物形成的溶液,如碘酒、蔗糖水,在水溶液中,溶质、溶剂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因此不导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