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广东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18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2月1日 ]

  【答案】(7分,赏析4分,内心独白描述3分)

  (1) (小弗朗士的心情分析,对法语态度的转变,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分析各1分)

  赏析示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因贪玩不认真学法语的懊悔之情,对法语由讨厌到喜爱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同情、理解和留恋;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个贪玩、调皮、不懂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热爱祖国、热爱 法语、理解爱戴老师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感人。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注意从小弗朗士的心情,对法语态度的转变,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分析。

  (2)【答案】(符合内心独白的体例,语言通顺,描述具体,感情真挚,字数基本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内心独白描述示例:“妈妈,我只是说想吃您包的三鲜饺子,没想到您竟真的给我送来了!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时很少回家看您,很少关心您的身体和生活,想想这 些,我真后悔啊!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您!”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描写。写作时要表达人物当时的心情,表达感谢之情。

  9、雪后“吃春”

  蒋子龙

  春从哪儿来?一说是东风吹来,“风含和气满谷春”;一说是由鸭子的羽毛

  带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说是大雪送来, “飞雪迎春到”„„我欣赏这最后

  一种说法。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是白色的。雪给大人们带来希望,即“瑞雪兆丰

  年”,下雪就是“下粮食”、“下好运”,即便围在热炕上扯闲篇,心里也是踏实

  的、温暖的。大雪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给他们带来只有冬天才能玩的各种游戏和无尽的欢乐,

  甚至可以选一块地方把厚厚的积雪清理掉,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1„„

  雪是大自然的精神,是冬天的福音,滋补和呵护天地万物,洁净和拢住人们的灵魂。

  这样的冬天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改变了,变得枯燥干冷,灰不溜秋。无雪的冬天让人们烦躁不安,甚至会拖累年节变得模糊、混沌。然而,就在我对下雪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收拾泳具准备去游泳馆,一开门陡然发现门外的世界大变了。

  灰暗而拥挤的城市被层层叠叠的洁白所包裹,白得透彻,白得清亮,连被清洗过的空气都凉沁沁带着一股清香。高高低低的建筑、树木、线路、管道„„城市能分出多少层横面,就有多少层洁白,足可称得上 “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马路上积雪没脚面,人很少,车也很少,有些街段雪如处子,我的自行车在上面轧出了第一道辙印,破坏了雪的平整和宁静,既有些不忍,又有一种独享的快乐。自行车已无法再骑,只能推着它碾出嘎嘎的声响,一如心的欢快。

  每天在游泳馆里的一个多小时,常常是我一天当中最轻松愉快的时候,大雪之后更有一种异样的兴奋。泳友们说的全是雪,脸上挂着雪花般的笑容。游泳完了我仍不想回家,要饱览这难得的雪景,便推着自行车拐进堆山公园,山上山下一片皑皑,清绝幽香,纤尘不染。白雪同阳光相辉映,熠熠耀眼,天地间变得明亮而辉煌,原本冰凉的雪,却成了欢乐的温床,奇异而迷人。来山前赏雪的人很多,所有人在雪地上都变成了孩子,大家都想在未被踩踏过的白雪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都想摸一摸雪或将雪攥成雪球„„

  我绕到山的背后,人却很少,只有一老者在山坡上弯腰寻觅着什么东西。我以为他掉了钥匙或手机之类的物件,白雪上落黑物,应该很容易找到,便上前帮忙寻找,他却提醒我道:“小心别踩了!”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在一块石头下面,洁白的一层薄雪上面托着两片翠绿的嫩叶,水灵灵、肉嘟嘟,格外喜人,真是“动人春色无须多”。老者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扒开雪层,将这棵神奇的小植物拔出来,十分珍爱地托在掌心上,比一根手指长不了多少,大小一共4片叶。我大为惊奇:“这是草啊还是菜?这么冷的时候还能钻芽长叶?”

  老者一笑,甚为得意:“对了,它稀贵就稀贵在最冷的时候冒头,喜欢长在石缝里、断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时紧贴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来,好像给春天报信。”

  “好一个春嫩不惧寒!”

  “你如果拿它当草,那也是仙草,实际上它是一种野菜,土名叫‘吃春’。”

  “吃春?”我咂摸着老者话里的韵味,吃到它就等于吃到春天了?还是春天想吃它才乘雪来到人间?这正应了古人的名句:“春色先从草际归”。有了这样一场雪,春天就开始发芽,渐渐会变得芬芳。这样的春,才是新春,年也才称得上是新年。

  老者掰了两片“吃春”的嫩叶递给我,我放进嘴里慢慢品尝,微甜、多汁,后味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老先生告诉我,明天早晨来可能会多找到几株钻出雪层的“吃春”。于是我们约定,明早继续到这儿来“吃春”,然后分头下山。

  我走到堆山的东侧,从远处东湖的湖面上传来阵阵喧闹声,冬泳者把靠近码头的坚冰砸破,清理出一块十几米见方的水面。一半裸老头站在码头的高台上,做英勇就义状,振臂高呼口号,然后纵身跳入水中,轰然激起一阵大笑。其他人也纷纷仿效,呼喊着各种各样滑稽口号跃入水中。破冰垂钓者则远离嘻嘻哈哈的冬泳者和看热闹的人,在湖的深处星星点点布开阵势,像白棋盘上的黑子一样均匀。

  我推车走出堆山公园。市区主要大道上洒了盐水,被汽车轮子反复轧过之后如同新翻过的土地,雪花洗净了车轮自己却变黑了,雪泥堆出了一道道垄沟。街道上车多人多,碰撞的多,摔跤的多,却很少生气吵架的。挨摔的人乐乐呵呵,看摔跤的人也乐乐呵呵。一场大雪,居然使紧张、烦躁、牢骚满腹、火气旺盛的城里人变得和善了。人们一旦取得了跟大自然的和谐,会感到幸运和快乐。未春先有思,人们的心里已经有了春意。

  也许是为了保存这场难得的大雪,雪后气温一直很低,把松散的雪花变成坚固的整体,抗拒着来自外力的摧残和阳光的溶化。在城里的背阴处和人们较少踩踏的地方,仍然保留着一层光滑结实的残雪,记录着天地间曾经有过的洁白。

  并以此迎接热热闹闹的新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混沌 (2)喧闹 (3)滑稽 (4)碰撞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1

  (2)山上山下一片皑皑,清绝幽香,纤尘不染。 ....

  3.文章第4段写到“无雪的冬天让人们烦躁不安,甚至会拖累年节变得模糊、混沌”,请从后文中找出与此句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2分)

  4.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白雪同阳光相辉映,熠熠耀眼,天地间变得明亮而辉煌,原本冰凉的雪,却成了欢乐的温床,奇异而迷人”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4分)

  5.请你谈谈下面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4分)

  对了,它稀贵就稀贵在最冷的时候冒头,喜欢长在石缝里、断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时紧贴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来,好像给春天报信。

  6.文章描绘了一幅幅雪后的生活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个场景(4分)

  7.怎样理解文章标题“雪后‘吃春’”的含义?(4分)

  8.大雪不但激发了孩子的想像力,还带来无穷无尽的趣味。你在成长经历中,也一定玩过各种雪地游戏,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4分)

  吉林、1.答案:(1)hùn(2)xuān(3)jī(4)zhuàng(共2分,每小题0.5分)

  解析:“混”是多音字,注意根据词义判断读音。“稽”不可误读成“jí”。

  2. 答案:(1)这里指鸟儿们自己进入布好的机关里。

  (2)这里指山上山下被白雪覆盖,一点灰尘都不沾染。(共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要明确加点词语本身的含义:“自投罗1”的意思是“自己投到罗1里去。比喻自己上当,或掉入别人圈套中。”“纤尘不染”“指一点微小的灰尘都不沾染。”然后结合语境理顺清楚即可。

  3.答案:一场大雪居然使紧张、烦躁、牢骚满腹、火气旺盛的城里人变得和善了。(共2分,多答一句不必扣分)

  解析:“无雪让人们烦躁不安”,与后文下雪后人们的心情相照应。

  4. 答案:围绕“比喻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回答即可。(共4分,比喻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白雪与阳光的辉映下,天地变得明亮而温暖,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

  解析:作者把“雪地”比作“温床”,写出了雪后白雪与阳光辉映,明亮温暖的景象,写出了人们雪后的快乐心情。

  5.答案:围绕“生命力顽强(坚强、坚贞);默默无闻(低调、淡泊、平凡);蓄势待发;敏锐;奉献;勇敢等”回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每点2分)

  解析:“最冷的时候冒头”写出生命力顽强;“长在石缝里、断崖下”“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写出其默默无闻;“一下雪就支棱起来”写出敏锐,勇敢;“给春天报信”赞颂其奉献精神。

  6.答案:概括出两个场景,意思对即可。(共4分,每个2分)

  示例:(1)作者推车踏雪 (2)人们来堆山公园赏雪 (3)老者和我找“吃春“ (4)冬泳者砸冰游泳 (5)垂钓者布开阵势垂钓 (6)人们在出行中感受春意

  解析:“马路上积雪没脚面……一如心的欢快”写作者推车踏雪;“来山前赏雪的人很多……都想摸一摸雪或将雪攥成雪球”写人们来堆山公园赏雪;“我绕到山的背后……然后分头下山”写老者和我找“吃春”;“ 我走到堆山的东侧……像白棋盘上的黑子一样均匀”写冬泳者砸冰游泳和垂钓者布开阵势垂钓;“我推车走出堆山公园……人们的心里已经有了春意”写人们在出行中感受春意。

  7.答案:围绕“野菜名,人们心中的春意或启示”两方面回答即可。(共4分,每方面2分)

  示例:表层含义是指雪后“吃春”这种野菜,深层含义是指带给人们的憧憬(希望、激情、和谐等)

  解析:文章借物喻理,作者借“吃春”这种野菜,写出了在困境中的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分析文题应该抓住“吃春”一词本身的含义,再联系“雪后”这一修饰语。可以理解标题蕴含的哲理。

  8.答案:写出一个雪地游戏,并进行具体描述即可。(共4分,游戏1分,具体描述2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运用细节描写或场面描写,把雪地游戏描写得细致、生动。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动词写出游戏的趣味性。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