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11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17日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2015•遂宁)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 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 74.2 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 1.07 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小 (选填“大”、“小”).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读出量筒中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步骤在于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会有残留,因此,会造成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小,这样进一步影响了密度的测量结果.

  解答: 解: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20g+ 4.2g=74.2g,

  盐水的质量m=m总﹣m杯=74.2g﹣10g=64.2g,

  该盐水的密度ρ= = =1.07g/cm3,

  因为将盐水从量筒倒入烧杯时不可以完全倒干净,所以质量的测量结果会偏小,进而影响到密度的结果也会偏小.

  故答案为:左;74.2;1.07;小.

  点评: 此实验中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等,这都是该实验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应在设计步骤时考虑到尽可能减少误差的产生.

  12.(2015•徐州模拟)如图是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密度实验方案.他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m1= 81.4 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V奶= 40 cm3;则酸奶的密度ρ= 1.1 g/cm3.这样测量结果偏 大 (填“大”或“小”).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

  认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读出酸奶的体积.根据公式ρ= 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2)根据操作过程分析测量的物理量,由于将酸奶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能完全倒干净,从而造成体积的测量有误,根据体积的偏差来判断密度的大小.

  解答: 解:(1)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50g+20g+10g+1.4g=81.4g,

  图2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cm3.

  酸奶的质量为m=81.4g﹣37.4g=44g

  根据ρ= = =1.1g/cm3;

  (2)由题意知,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有残留,所以所测酸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公式ρ= ,所测的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81.4;40;1.1;大.

  点评: 此题是测量酸奶的密度,掌握测量原理,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导致误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13.(2015•张家港市二模)小明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端移动;

  (2)测量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测得数据为170g;

  (3)将部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60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A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0.8×103 kg/m3.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

  (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根据公式ρ= 进行计算.m是量筒中液体A的质量;V是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

  解答: 解:(1)由图知,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

  (2)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液体A的体积为60cm3.

  (3)由图知,烧杯和剩余液体A的质量m1=100g+20g+2g=122g;+2g=62g

  (4)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170g﹣122g=48g,

  液态A的密度为:ρ= = =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右;60;0.8×103.

  点评: 此题是测量盐水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此实验中,要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计算.

  14.(2015•昌平区二模)小敏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甲)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则盐水的体积为 20 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1×103 kg/m3.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读出剩余盐水质量从而计算出量程中盐水的质量;读出量程中盐水体积;利用公式ρ= 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 解:

  由图乙中量筒分度值1ml,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20ml=20cm3;

  由丙图可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50g+5g+3g=58g;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80g﹣58g=22g,

  盐水的密度ρ= = =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为:20;1.1×10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首页 1 2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