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全国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8中考化学备考模拟试题答案(二)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8年2月7日 ]

  (2)①水可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②碳酸钙可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 H2O+CO2↑

  考点: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1)CO2 +C 2CO 若“高温”写为“△”不扣分(2)2H2O 2H2↑+ O2↑

  (3)Zn +2HCl ZnCl2 +H2↑(4)CuCl2 +2KOH 2KCl +Cu(OH)2↓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及各类物质的性质可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CO2 +C 2CO (2)2H2O 2H2↑+ O2↑(3)Zn +2HCl ZnCl2 +H2↑(4)CuCl2 +2KOH 2KCl +Cu(OH)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3.(1)乙;(2)红色变为无色;(3)盐酸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中和,此时溶液pH为7.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PH值的图象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pH值是由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在减小至小于7,可以得出原溶液是碱性的,加酸进行中和反应,变成中性然后变成酸性,所以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的乙图所示进行的;(2)通过推导可知,原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颜色开始是红色的,加酸后,红色会逐渐的褪去,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红色变为无色;(3)根据图象可知,C点的pH值是7,溶液呈中性,原溶液是碱性的,加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曲线上C点表示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中和,此时溶液pH为7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4.(1)分解反应 (2)MgO+H2SO4=MgSO4+H2O (3)过滤 (4)提高原料利用率 (5)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1)煅烧MgCO3会生成MgO和C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2)MgO与H2SO4反应生成MgSO4和H2O,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3)通过操作a能将沉淀物分离出来,据此可知a为过滤;(4)结晶后的母液是MgSO4的饱和溶液,循环利用母液可使原料中的镁元素最大可能地转化到产物中,即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5)因为七水硫酸镁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因此干燥成品时需控制好温度,以防七水硫酸镁分解。

  考点:工艺流程

  15.(1)4、11、2、8; (2)2SO2 +O2=2SO3 H2O+SO3=H2SO4 (3)催化作用 ;(4)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奇数配偶法)可知:在氧化铁化学式的前面加2,使氧原子的个数变成偶数,因此铁原子的个数是4,再二硫化亚铁的化学式前加4,硫原子的个数是8,因此在二氧化硫化学式的前面加8,再结合氧原子的个数,在氧气化学式的前面加11,故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2)以SO2为原料生产硫酸,其过程中的反应均为化合反应,因此SO2→SO3是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H2SO4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SO2+O2=3SO3;SO3+H2O═H2SO4;(3)SO2→SO3的反应过程中,V2O5是作为反应条件,因此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4)高炉炼铁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5)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否则容易产生危险;

  考点:铁的冶炼;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6.(1)加速溶解;(2)过滤;(3)把溶液中的氯化镁除尽;Mg(OH)2(4)过量的氢氧化钠没有除去。

  【解析】

  试题分析:(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步骤②、③中,经操作X操作后,固液分离,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把溶液中的氯化镁除尽,沉淀B的化学式是Mg(OH)2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过量的氢氧化钠没有除去。

  考点:粗盐的提纯

  17.(1)CO2 +Ca(OH)2 ==CaCO3↓+ H20

  (2)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浓盐酸等 药品具有吸水性

  【解析】

  试题分析:(1)石灰浆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CaCO3↓+ H20(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加入稀盐酸,故要确定石灰浆中是否含有碳酸钙,步骤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由于实验结论是该石灰浆部分变质,故还 应含有氢氧化钙,所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浓盐酸、浓氨水等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考点: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挥发性、吸水性 ]


  18.(1) 电能 。 (2) 导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

  (3) ① Cu+2AgNO3=2Ag+Cu(NO3)2 。 ② NH4Cl、ZnCl2 。

  ③ 2KClO3MnO22KCl+3O2↑ 。

  ④ 分别取少量化肥,在研钵里加少量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为氯化铵,无味的是尿素 。

  【解析】

  试题分析:(1)普通电池使用时是放出电能,即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