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政治 >> 政治模拟题 >> 全国政治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中考政治备考专题练习:腾飞的中华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2月13日 ]

  10、“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歌曲《我的中国心》说明了

  A.海外华人、华侨都希望回国 B.海外华人、华侨都保留着中国国籍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D.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

  11、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道:“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乡愁”说明了

  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 ②台湾因历史原 因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不能统一 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④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邓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可看出,人的爱国情操基于

  A.对爱国意义的认识 B.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C.对祖国怀有赤子之情 D.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13、下列能够体现出爱国之志与报国之心的有

  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国泰民可安,国强民可富 ④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4、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2008年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

  ①抗击雪灾精神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北京奥运精神 ④抗洪救灾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16、 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表明了诗人

  A.对死亡的恐惧 B.对儿子的疼爱

  C.坚定的爱国情感 D.对外族入侵的仇恨

  三、拓展创新题

  1、“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请你结合实际回答大学生为什么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1904年,鲁迅东渡日本,希望用医学来救中国。在仙台医学专家学校学习,课堂上放映幻灯片时,加放了一个时事片: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给沙俄军队当侦探,被日军抓获 ,在他被枪毙时,围观的却是一群中国人,一个个神情麻木。日本学生看了以后都欢呼起来,这使鲁迅更加难受,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需要,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认为能够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唤醒人民,打击敌人。

  (1)当时鲁迅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喜欢的医学?这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2)这对我们报 效祖国有什么启示?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 008年3月2日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白皮书说:“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西藏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无私援助。据统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累计500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和15个发达省、市援助西藏的建设项目、物资和资金达70多亿元。

  (1 )西藏的巨变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了什么原则?

  (2)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4、2008年12月15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三通”协议正式生效实施,这标志着两岸关系挣开了新的一页。2008年12月31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中国******主席吴伯雄对此作出回应,表示两岸人民有共同血缘,同属中华民族,理所当然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形成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创造“大和平、大繁荣”。两岸出现 交流与和平的新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阶段,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采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实现“三通”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意义?

  (3)请你用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来说明近年来两岸出现这一新局面的原因。

  (4)结合材料说说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