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中级会计师 >> 会计实务 >> 会计实务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2月19日]  【

  四、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答案中金额用万元表示)

  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2016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016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4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3万元。2016年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4.4万元;2016年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2016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3.6万元;乙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2017年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3.6万元。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2.8万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96万元。

  要求:

  编制2016年和2017年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2016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内部存货交易中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借:营业收入                1600(400×4)

  贷:营业成本                    1500

  存货                100[100×(4-3)]

  ②个别报表中存货每件减值了0.4(4-3.6)万元,而合并报表层面减值前每件成本为3万元,每件可变现净值为3.6万元,合并报表层面没有发生减值,合并报表中需要抵销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100×0.4)。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③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6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结存存货的账面价值=100×3=300(万元),计税基础=100×4=40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0-300)×25%=25(万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25%=10(万元),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25-10=15(万元)。201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2)2017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80×(4-3)]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0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8(20/100×4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8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

  2017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80[80×(4-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96[80×(4-2.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80万元;根据前面的分析,对应已经调减了存货跌价准备40-8=32(万元),所以本期需要进一步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80-32=48(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8

  贷:资产减值损失                   48

  ⑥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7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结存存货账面价值=80×2.8=224(万元),计税基础=80×4=320(万元),合并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20-224)×25%=24(万元),因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96×25%=24(万元),所以本期合并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24-24-15(期初)=-15(万元)。2017年度合并报表中调整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5

  借: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2.A公司原持有B公司6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16年12月31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3500万元,处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股权转让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A公司原取得B公司60%股权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5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自A公司取得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部分处置投资前,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其中,自A公司取得投资日至2016年年初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2016年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2016年B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扣除所得税后影响金额增加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假定除上述资料外,B公司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本例中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在出售1/3的股权后,A公司对B公司投资的持股比例降为40%,丧失了对B公司的控制权,但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对B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

  201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15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年末收到股利;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017年B公司向A公司出售一批存货,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售价为300万元,当年A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出售80%,20%形成期末存货。

  其他资料:

  (1)A公司有其他子公司,处置后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不考虑所得税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A公司2016年12月31日个别报表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2016年12月31日个别报表中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3)计算丧失控制权日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

  (4)编制A公司2017年度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5)编制A公司合并报表中对B公司内部交易的调整分录。

  【答案】

  (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3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9000×1/3)

  投资收益                     500

  (2)调整A公司个别报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0(9000-300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0万元(15000×40%)相等,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损益为2000万元(50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

  贷:盈余公积            152(3800×4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68(3800×40%×90%)

  投资收益               480(1200×40%)

  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贷:其他综合收益              80(200×40%)

  (3)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3500+7000)-(15000+5000+200)×60%+200×60%=-1500(万元)。

  (4)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520-(300-200)×(1-80%)]×40%=6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借:应收股利                200(5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                     200

  (5)

  借:长期股权投资     8[(300-200)×(1-80%)×40%]

  贷:存货                        8

1 2 3 4 5
责编:zp032348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