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共卫生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章节考点:第七章_第3页

   2016-08-07 17:05:04   【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屏障 :机械阻挡、纤毛运动;分泌杀菌物质;菌群拮抗作用

  *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星状胶质细胞

  *胎盘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绒毛膜

  (二)吞噬作用

  吞噬细胞分为:

  大吞噬细胞:血液中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巨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1、吞噬杀伤过程:趋化→接触→吞入→杀灭与消化→残渣排除

  2、杀伤机制:

  依氧杀菌机制

  ①呼吸爆发(需分子氧参加)

  ②髓过氧化物酶(MPO):存在于溶酶体中,与H2O2及氯化物的共同参与,对细菌、真菌等具有强大杀伤活性。

  非依氧杀菌机制

  酸性作用:糖分解产酸而导致pH下降,抑制细菌生长而杀菌。

  溶酶体酶及杀菌蛋白:溶酶体、乳铁蛋白、蛋白水解酶、核酸酶、酯酶等,对细菌有杀伤、消化、分解作用。

  3、吞噬作用的后果

  完全吞噬: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杀灭、消化、排除残渣的过程。(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破坏)

  不完全吞噬: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

  组织损伤: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酶(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三)体液因素

  补体:调理,溶菌。

  溶菌酶:存在于血清,唾液,泪液,乳汁,主要作用于G+菌。

  防御素:多肽,破坏胞外菌细胞膜。

  二、特异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抗体的作用

  1、抑制病原体黏附

  2、调理吞噬作用

  3、中和细菌外毒素

  4、溶菌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二)细胞免疫

  细胞毒T细胞(CTL)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T细胞(Th1)产生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三)黏膜免疫(mucosal immune system,MIS)

  三、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胞外菌:指寄生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细胞。如葡萄球菌。

  靠非特异免疫;但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吞噬作用(非特异)

  抗体和补体的作用:①阻止细菌定植(黏附);②调理吞噬;③激活补体溶菌;④中和细菌外毒素。

  细胞免疫(Th2):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产生细胞因子,促进吞噬。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胞内菌: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分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氏杆菌,肺炎军团菌,李斯特菌)。

  特点:胞内寄生、毒性低、呈慢性感染、免疫病理损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

  吞噬作用:起一定作用

  细胞免疫(CTL):主要作用

  局部黏膜免疫:细菌未进细胞前由sIgA阻止其黏附,使其不能侵入细胞内。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