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药学》章节考点:第六单元清热药_第3页

   2016-11-30 11:30:55   【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特点:

  1.本类药寒凉,善能清解热毒。主要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痈肿疔疮、丹毒、温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泻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以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2.配伍:热毒在血分—清热凉血药;

  火热炽盛—清热泻火药;

  挟有湿邪者—利湿、燥湿、化湿;

  疮疡、咽喉肿痛—配伍外用药;

  热毒泻痢—活血行气药。

  3.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睥胃,故应中病即止,不可连服。

  金 银 花《新修本草》(一)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 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 用]

  1.痈肿疔疮:本品清热解毒力强,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清肠饮(配黄芩、地榆、当归等)——配鱼腥草、桃仁、芦根等

  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本品芳香疏散风热。——银翘散;若热入营血——清营汤“透热转气”之功

  3.热毒血痢:本品解毒凉血止痢。——单用浓煎频服——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

  4.此外,本品制成的银花露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用治暑热烦渴,咽喉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5~20g。

  连 翘《本经》(一)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功 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应 用]

  1.痈肿疮毒:本品既可清热解毒,又散痈消肿,为“疮家圣药” 。——配双花、蒲公英、野菊花等

  2.瘰疬痰核:本品解毒散结。——常配伍夏枯草、玄参、贝母等

  3.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本品疏散风热。——银翘散

  4.热入营血,热入心包:本品清心火,解热毒。——清营汤——清宫汤

  5.此外,本品苦寒通降,善清泻心与小肠之火,兼有利尿之功,用于热淋,小便短赤,多与车前子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入煎剂,5~10g。

  【鉴别用药】连翘与金银花,

  相同: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疮疡等证常相须为用。

  区别: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亦治瘰疬痰核;而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善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

  蒲公英《新修本草》(一)紫花地丁《本草纲目》(三) 鱼腥草《别录》(一)穿心莲《岭南采药录》(三)

  [性味归经]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功 效]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应 用]

  [同]均能清热解毒——热毒痈肿及内痈

  [特点]蒲公英:善治乳痈;紫花地丁:善疗疔毒;鱼腥草:善治肺痈;穿心莲:善清肺火

  [异]

  1.蒲公英:利湿通淋——热淋,湿热黄疸;清肝明目——目赤肿痛

  2.紫花地丁:解蛇毒——毒蛇咬伤

  3.鱼腥草:清肺热——肺热咳嗽;清热利尿通淋——湿热淋证(配伍海金沙、石韦、金钱草等)

  4.穿心莲:清肺热——肺热咳嗽;清热燥湿——湿热泻痢、热淋、湿疹;解毒消肿——蛇虫咬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蒲公英:煎服,10~25g,鲜品50~100g。 紫花地丁:煎服,15~30g。

  鱼腥草:煎服,25~50g,不宜久煎。穿心莲:煎服,6~15g。多作丸散、片剂。

  大青叶《别录》(一)板蓝根《新修本草》(一) 青黛《药性论》(二)

  [性味归经]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功 效]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 用]

  [同]三者同出一物

  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以大青叶为佳。

  2.清热解毒,消肿——痄腮及热毒疮痈以板蓝根为佳。

  [异]

  1.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血热毒盛的、咽喉肿痛

  2.青黛:(1)清肝热,息风止痉——小儿惊风,痉挛抽搐

  (2)清肝热——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肝火犯肺)【黛蛤散、咳血方】

  [用法用量]大青叶:煎服,10~15g,鲜品30~60g。

  板蓝根:煎服,10~15g。青黛:1.5~3g。难溶于水,入丸、散剂。

  白 头 翁《本经》(一)马齿苋《本草经集注》(二)

  鸦胆子《本草纲目拾遗》(三)

  [性味归经]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 效]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子: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

  [应 用]

  [同]清热解毒,治痢——痢疾

  【特点】白头翁:专入大肠经,为治肠胃热毒蕴结泻痢的要药。

  马齿苋:主治赤痢脓血。鸦胆子:主治休息痢。

  [异]

  1.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热毒疮疡;凉血止血——血热崩漏,便血

  2.鸦胆子:腐蚀赘疣——鸡眼,寻常疣;截疟——疟疾

  [用法用量]白头翁:煎服,5~15g。马齿苋:煎服,30~60g,鲜品加倍。

  鸦胆子:不宜入煎剂。包裹吞服;或去油制成丸、片服。疟疾:10~15粒;痢疾:10~30粒。

  射 干《本经》(一)山豆根《开宝本草》(二)

  马 勃《别录》(三)

  [性味归经]射干:苦,寒。归肺经。山豆根:苦,寒。归肺、胃经。

  马勃:辛,平。归肺经。

  [功 效]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应 用]

  [同]清热解毒,利咽喉——咽喉肿痛

  [特点]

  1.射干:可祛痰,适用于咽喉肿痛兼痰热壅盛者。

  2..山豆根:大苦大寒,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

  3.马勃:辛散,适用于咽喉肿痛属肺有风热者。

  [异]

  1.射干:长于祛痰——痰盛咳喘(射干麻黄汤)

  2.山豆根:散肿止痛——痈肿疮毒

  3.马勃:清肺热——肺热咳嗽,失音;止血敛疮(外敷)创伤性出血

  [用法用量]射干:煎服,5~15g。 山豆根:煎服,5~15g。

  马勃:煎服,3~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射干:孕妇忌用或慎用。山豆根: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红 藤《本草图经》(二)败酱草《神农本草经》(一)

  [性味归经]

  红藤:苦,平。归大肠经。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 效]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 用]

  [同]

  1.清热解毒,消痈止痛——肠痈,均为治肠痈要药。

  [特点]红藤:善散肠中瘀滞,善治脓未成。败酱草:可排脓,治脓成者或未成者均可使用。

  2.活血祛瘀止痛——血瘀证:跌打损伤、痛经、血滞胸腹疼痛

  [异]红藤:活血通络止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红藤:煎服,15~30g。 败酱草:煎服,5~15g。

  [使用注意]红藤:孕妇不宜多服。败酱草: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