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预习题:总论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预习题:总论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20-09-29   【

  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 D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 受感染的动物

  41、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C

  A.加强营养 B.体育锻炼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

  42、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前驱前、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

  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D.初期、极期、恢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43、病原体侵入人体, 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 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此种情况属于 :B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 机会性感染

  44、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C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接种

  E.接触者预防用药

  45、病原体侵入机体后, 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 体征与生化改变, 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是: 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现感染 D.病原体携带者 E.潜伏性感染

  4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E

  A.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和数量 D. 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防御能力

  47、下列哪种疾病罕见病原携带状态: A

  A.流感 B.白喉 C.流脑 D. 霍乱 E.痢疾

  48、下列哪种疾病的确诊是无法通过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的 E

  A.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B.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

  C.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

  D.皮肤瘀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

  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

  49、关于传染病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有些中药具有抗微生物作用

  B.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药物

  C.传染病的病原疗法即抗生素疗法

  D.针灸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后遗症

  E.治疗方案可以个体化

  50、下列哪种疾病不出现潜伏性感染 C

  A.结核 B.疟疾 C.白喉 D.带状疱疹 E.单纯疱疹

  51、关于潜伏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现感染

  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

  D.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

  52、确定传染病隔离的主要依据是: D

  A.最长潜伏期 B.最短潜伏期 C.平均潜伏期 D.传染期 E.症状明显期

  53、掌握传染并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C

  A.预测疫情 B.协助诊断 C.确定检疫期 D.预测疾病的预后 E.判断病情的轻重

  54、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

  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

  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D. 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

  5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脑、猩红热

  B.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

  C.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或正常,如乙脑、狂犬病

  D.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

  E.蠕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56、对传染源正确的描述是: E

  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患者

  B.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潜伏性感染者

  C.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携带者

  D.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隐性感染者

  E.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57、关于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下述正确的是: C

  A.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B.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

  C.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

  D.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

  E.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58、干扰素属于: D

  A.特异性免疫血清 B.抗毒素 C.类毒素 D.免疫调节剂 E.核苷类似物

  59、恢复期携带者是: B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B.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C.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 E.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60、潜伏期携带者是: A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B.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C.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 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61、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无法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大多数获得不同程度的主动免疫

  E.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62、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  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 病原携带状态 C. 隐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63、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D

  A.微生物、媒体、宿主 B. 病原体、环境、宿主

  C. 病原体的数量 , 致病力 , 特异性定位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病原体、人体及他们所处的环境

  64、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A

  A.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疾病的治疗

  C.疾病的预防 D.估计疾病的预后

  E.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65、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 E

  A.伤寒菌苗 B. 卡介苗 C. 麻疹疫苗 D. 白喉类毒素 E. 破伤风抗毒素

  66、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 C

  A.再燃 B. 再感染 C. 复发 D. 重复感染 E. 二重感染

  67、用于传染病早期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 D

  68、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是 :B

  A.病情的轻重 B. 潜伏期的长短

  C. 有无后遗症 D. 治疗的早晚 E. 病程的长短

  6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

  A.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体

  B.有传染源,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易发性

  E.有病原体,传染源,流行性,免疫性

  70、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E

  A病原体的毒力 B病原体的数量

  C 侵入途径 D 变异性 E机体免疫应答

  71、非特异免疫不包括: E

  A.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

  C.吞噬作用 D.补体 E.抗体

  72、引起病原体变异因素不包括: E

  A.病原体所处的环境的改变

  B.病原体自身遗传因素的改变

  C.药物的因素

  D.机体的免疫压力

  E.病原体感染的途径

  7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但不包括:C

  A.患者 B. 隐性感染者 C. 潜伏性感染者

  D. 病原携带者 E. 受感染的动物

  74、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指 D

  A.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

  B.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C.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

  D.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E.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

  75、下列疾病中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 C

  A.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血吸虫病 E. 流行性腮腺炎

  76、下列疾病中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B

  A.艾滋病 B. 鼠疫 C. 狂犬病 D. 伤寒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7、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血吸虫病 C.流行性感冒 D. 流行性腮腺炎 E.风疹

  78、下列疾病中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E

  A.鼠疫 B.艾滋病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血吸虫病

  79.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A

  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在卫生防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C. 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D.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 E. 在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

  80.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E

  A.从事传染病预防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B.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的人员 C. 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

  D.医疗、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E.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的其他人员

  81. 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根本原因是: E

  A.组织损伤 B. 外源性致热原 C. 产热增加 D. 散热减少 E. 内源性致热原

  82. 对疑似甲类传染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C

  A.医学观察 B. 留验 C. 隔离 D. 访视 E. 就地诊验

  83.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

  A,鼠疫、霍乱 B, 鼠疫、霍乱、天花 C, 鼠疫、霍乱、爱滋病

  D,天花、霍乱 E, 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

12
纠错评论责编:wzj123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