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社会工作者 >> 模拟试题 >>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 2020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练习题
2020

11/03

考试网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2020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练习题(2)_第3页

  参考答案:

  1.A【解析】我国当前对社会工作有3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其中,普通社会工作是指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如离退休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一些志愿者从事公益服务活动。本题中,王大伯发挥余热担任校外辅导员,即属于普通社会工作。

  2.A【解析】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关系协调、社会稳定的状态,它是任何社会都极力追求的。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不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造成社会问题,因而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

  3.D【解析】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其中,资源筹措者是指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帮助他人,常常需要联络政府有关部门、福利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及同事、志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以解决问题。为了服务的顺利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题干中,社会工作者赵蓝要帮助晏紫,最根本的是解决她的就业问题,所有备选项中只有选项D是最能帮助晏紫的,也是社会工作者有可能做到的。

  4.A【解析】社会工作是复杂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活动,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它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①专业助人活动;②注重专业价值;③强调专业方法;④注重实践;⑤互动合作;⑥多方协同。本题中小温的工作体现了社会工作多方协同的特点。

  5.C【解析】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

  6.A【解析】矫正服务包括矫正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其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服务。矫正杜会工作秉持人格平等、与人为善的理念,真诚的对待有过错者,可以发挥惩罚性行刑起不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挽救少年犯方面,矫正社会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7.C【解析】社会工作对象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不再只是包括社会上公认的困难群体,而是可能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社会工作不但面对困难群体进行社会服务,而且面对社会进行公共服务。

  8.A【解析】社区—学校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包括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一校沟通,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9.C【解析】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不受侵害,这也是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由题干可知,社会工作者小周面临的是为张涛的行为保密的抉择问题。

  10.C【解析】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6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11.A【解析】学龄前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12.C【解析】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由此可见,答案选C项。

高频易错考点卷

每日一练习题卷

章节模拟测试卷
全真模考预测卷 考前冲刺提分卷 历年真题解析卷

  社工题库下载  

  2020年社会工作者协助报名、通关课程、模考题库、资讯答疑推 一键加入考试交流群【675032556社会工作者考试交流群

  13.B【解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其中制造气氛属于间接治疗技巧,布置会场、改变环境正是制造气氛的途径和表现。

  14.D【解析】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

  15.B【解析】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有一项工作的重点:对于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即通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把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够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社会工作者。

  16.A【解析】结案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根据双方商讨的结果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2)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如从原来的一周一次延长到两周一次,让服务对象逐渐适应个案工作的结束。(3)变化联系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个案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把面对面的直接服务转变成非面对面的一般帮助。例如,从原来的直接面谈转变成电话或者网络交流。

  17.A【解析】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

  18.D【解析】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是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之一。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有偏差的行为。根据这一标准,逃课去上网的学生行为属于偏差行为。

  19.C【解析】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引导性的技巧和影响性的技巧。其中,引领性技巧主要包括澄清、对焦、摘要。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20.B【解析】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性机会,在逆境中发展自己潜能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成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123

责编:chjm920826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