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 >> 真题 >> 2018上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四批)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06月04日 ]  【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讲解歌坛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引出作者——施光南。

  歌坛上曾有过这样一件趣事:两位烟不离手的作者在吞云吐雾中创作了《戒烟歌》,而另两位与酒无缘的合作伙伴在激情如醉的状态下写出了《祝酒歌》,这其中之一便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同志。施光南曾经说过:“‘爱国’是我创作永恒的主题。”

  2.教师讲解详细的故事:历史终于翻开了1976年的10月6日,当听到“四人帮”被粉碎后,各行各业的群众敲响锣鼓,扭起秧歌,各单位食堂都不约而同地备下喜宴美酒,形成“八亿神州举金杯”的感人场面。这时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韩伟的歌词后,即刻进入一种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并在短短几天内将曲谱定稿,并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歌曲节奏则使人感受到响彻四方的锣鼓。

  3.教师总结:施光南曾经说过:“‘爱国’是我创作永恒的主题。”,走近施光南,深入学学习他的作品,顺势导入新课。

  (二)感受体验

  1.简介作曲家。(师: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施光南的相关资料,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施光南(1940-1990),生于四川重庆,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在天津歌剧院任创作员,1978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199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49岁,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提琴协奏曲《瑞丽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音乐《白蛇传》等。

  2.整体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情绪(师:歌曲表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

  (2)再次欣赏乐曲,给乐曲划分为3个段落。

  2.欣赏第二段

  (1)相比之前的音乐,这部分有什么变化?(第一段情绪比较优美、舒展,第二段音乐比较欢快。)

  (2)学生视唱歌词,体会欢快、活泼的情绪。

  3.欣赏第三段

  (1)教师播放第三段,提出问题:这一段旋律有哪一句的影子?情绪有什么变化?(在第三段的前半部分采用了从A和B中派生出来的新因素,形成了一个对比性的段落C。)

  (2)这一段带给你什么感受?(这一曲调是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演变而来,经过作曲家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各族人民喜庆胜利的欢乐情绪。)

  4.了解复二部曲式,老师展示歌曲的曲式结构。(师:复二部曲式是相对于单二部曲式更加复杂的一种曲式,它是建立在单二部曲式的基础上的,由两个二部曲式构成的乐曲称“复二部曲式”。)

  5.完整的演唱《祝酒歌,体会,亿万人民欢庆十月胜利激动、喜悦的情绪。

  (四)巩固提高

  1.欣赏《饮酒歌》,感受中外音乐的不同风格。(《饮酒歌》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作于1853年。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意大利歌剧之王帕瓦罗蒂及其女伴唱的版本很有感染力。)

  2.了解《饮酒歌》的故事背景: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这首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调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谈欣赏感受,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课下多去关注中西方音乐,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

  班主任对组织和培养集体负有主要责任,应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上。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共同奋斗目标。这样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鼓舞学生前进,有利于达到凝聚集体的目标。

  第二,选择和培养班集体干部。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第三,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制约的作用,在班集体管理中发挥举得的作用。

  第四,加强对班集体的纪律管理。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开展活动,为学生提高成绩提供保障,也可以使集体及成员焕发新面貌。

  第五,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有了集体活动,学生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才能、特长的发挥和相互帮助。班主任组织和参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2.如何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参考答案】

  一直坚信着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我们一直在说的所谓的差生只是片面的局限在学习方面而已,可以说在学习上能力不足不代表她或他在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经过近两年的心理学的熏陶,我开始了解身心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个学生,作为老师不能对他盖棺定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否则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影响。

  (一)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如果我作为老师,将来在班级上有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我就会积极的开发他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而如何知道发现:

  (1)通过学生在学校的档案记录,初步了解其成长;

  (2)询问以前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以及同学,问问她们对他的看法与印象,进一步了解他的情况;

  (3)向家长沟通,全面了解他的成长过程(看看他在哪一方面有特殊表现);

  (4)与学生交流,看看他本人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意识。除此之外,老师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班级搞什么活动之类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他的表现。如果他的口才好,以后可以多给他机会上台讲故事之类的,这样也可以减少他在学习方面的自卑心理;如果他是一个很爱吵闹,不安静的学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让他成为班级里的“活宝”,用来调节气氛,也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孩子都是需要鼓励的。孩子如同被蒙尘的星星,老师不应该只是让成绩好的人当班委,而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多鼓励,少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会上来的。让他尝试一下当体育委员、宣传委员等等,或许这颗星星便出尘闪耀了。

  (三)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发现他的好。孔老夫子便是很好的典范:“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我们要找到他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总之,没有什么都好的学生,也没有只有缺点的学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跑掉所谓“差生”的观念,发现学生的短板,帮助他进步和发展。

123
责编:balabala123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