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 >> 模拟试题 >> 中学面试 >>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及解析六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及解析六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5月12日 ]  【

  6.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或者适合做老师?

  【参考答案】

  就客观而言,适合做老师的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除了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知识。主观上看,适合做老师的人应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无私奉献。具体来说,可以做老师的人应当具有以下素养:

  首先,要独立。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性格是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需要教师独立地做出决定,胸有成竹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置之不理,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要有独立的性格特征。

  其次,要热情开朗。教育以人为对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忱待人的心。教师只有热情开朗,朝气蓬勃,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善与人处,与人为善,才能如春风一般给人以温暖和关怀,进而热爱学生;反之,教师如果是悲观,甚至抑郁的性格,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学生就会疏远他,在师生之间就会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

  再次,要耐心细致、沉着冷静。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极其艰苦细致的工作,具备耐心细致、沉着冷静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才能诲人不倦,才能以坚韧的毅力和反复细致的工作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最后,还应诚实正直、温和宽厚。只有教师以诚待人,将心比心,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学生的认可。诚,是爱生的基础,是奉献的核心,学生“不恨寡而恨不公”,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容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容忍学生的错误,不断地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是教师必备的修养。

  7.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偏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许多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些学生产生骄横、任性、霸道、性格,喜欢凭自己的喜好行事,与人交往时,喜欢逼迫别人听从自己的意愿。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当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帮助、引导学生,对于这一棘手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与学生聊天谈心,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尽量深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懂得不能因为自己优秀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逼迫别人依从自己的意愿,而应听取其他人的想法与意见,懂得团结友爱,是非分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学会感恩。

  其次,我会教授他们一些调节身心的小方法,使他们能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并进行必要的行为矫正;教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不应总是想着自己比别人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理性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危害,使他们能正确看待他人。

  再次,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冷”“热”结合,加强对学生们的挫折教育。在他们犯错误时,把握尺度,适当地泼点冷水,加强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万能的,要学会尊重他人,还要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行不通的,不能离开群体。

  最后,我也会加强家校配合,定时、定期地进行电话回访、家访等,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在家里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学会从心底里尊重他人、爱护他人。

  相信通过以上做法,班级内学生过于注重自我的问题一定能得到改善,孩子们也能够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热爱并帮助他人。

  8.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所遇到的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经常上课捣乱,违反纪律,并屡教不改。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反思了一下之前的教育方式,是否认真的了解了该学生的情况,是否认真分析了学生上课捣乱的原因,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真正落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如下工作:

  首先,我从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如学生课堂及课下活动认真观察,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与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交谈进行侧面了解,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好准备后,我找到该学生,心平气和的和他进行交谈,没有直接批评他违反纪律的行为,而是通过他感兴趣的问题,先进行了交流,交谈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思维很活跃的学生,性格很开朗,说到感兴趣的问题,他就能滔滔不绝。这样我们之间的谈话有了一个和谐的氛围。然后我询问了他最近的学习情况,是否有困难,并诚恳的说明,我可以帮助他。从而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学生对我的信任感,然后我很认真的询问他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的原因,是不是觉得课堂很枯燥,鼓励他有建议可以提出来,老师会尽最大努力来丰富课堂教学,让大家快乐的学习。

  后来学生说出自己故意违反纪律是寻求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由于自身学习成绩落后,经常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忽视,而在课堂上捣乱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让他很有“成就感”。对于这样的原因,首先,我进行了自我检讨,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关心有所欠缺,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后我会关注每一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然后,针对此事耐心的对该同学进行劝说:违反纪律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班级的管理都是不利的,赢得别人的关注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做到。另外,在学习上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补习,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该同学的成绩得到提升,在课堂上专注听讲,不再故意捣乱,各科老师看到他的进步,也经常表扬和鼓励他。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和赞赏。

  9.有同学私下议论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首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语言行为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而学生又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学生对教师会自然的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所以,学生私下议论教师是很正常的,表明学生对教师的关注。

  这里说的议论,就可能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教师表扬性的议论,比如关于教师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以及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学生觉得新奇、幽默,并且喜欢。这样的议论,其实是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我会觉得骄傲和欣慰,以此为契机,我会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以平等的姿态,帮助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

  如果是批评性的议论,那么一定是事出有因的。作为教师,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有利于改善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方式,所以,我会认真思考学生的议论,如果是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争取改正,或者调整方法,做到更好。如果是学生对我的工作有一些误会,那说明我和学生的沟通上还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开诚布公的认真把问题解释清楚,并寻求同学们的理解,也鼓励同学们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我沟通,这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我会虚心接受。

  最后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经常与同学们沟通,或者建立一个意见薄等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私下的议论,也能做到改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目的。

  10.你是怎么理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中的一句,本意是说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比喻对老师要十分尊敬。作为“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这句话对学生提出了尊师的要求,要对自己的老师心存感恩,有所尊重。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尊师”才能“重道”,首先从观念上树立了尊师的思想,才能相信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才能实现教育的正真意义和价值。

  另外,从一名教师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对我的意义是一种责任。哪怕只当了学生一天的老师,也要对其负责,哪怕只对学生有一天的教育,也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那么就要求教师把经过检验的正确教育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对知识负责,对学生负责。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所以,不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而且教师的自身就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最具影响力的榜样。教师的教育可能是一个阶段的、暂时的,但是,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会伴随学生终身,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行业,热爱学生,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责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会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奉献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决心,“一日”的选择,即“终身”的追求。

12
责编:LJM45688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