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 >> 模拟试题 >> 中学面试 >>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及解析五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及解析五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5月12日 ]  【

  6.王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会喜欢那些能够在课堂上反应迅速,接受力强,在考试中成绩好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给予偏爱,因为爱这些学生不仅满足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奖金等利益挂钩。但是,我认为,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

  从教师职业素养方面来看,教师热爱学生,应该是全面公平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全面关怀学生,包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不能单单看重学习成绩这一方面,忽略学生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另外,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偏爱某些或个别学生。王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违背了这一要求。

  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被偏爱的学生容易滋长骄傲自负心理,过于看中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或者由于被偏爱,而被孤立,反而对教师充满抱怨。而其他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受到教师的冷落,可能因此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甚是厌学。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受教师的评价影响很大,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通过语言暗示、表情等反映。这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是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一个方面,这种导向作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师生关系来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要求教师热爱、尊重公平的对待学生。教师的偏爱就产生了不公平,不能公正无私对待全体学生,这也影响了教师公正的形象和在学生中的号召力,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公平地去热爱每一名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每一名学生平等的关注和爱。

  7.在一次考试中,老师让上次考试成绩后十名的学生坐在走廊里做卷子,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我都不能赞同这位教师的做法。老师让上次考试成绩后几名的学生在走廊里做卷子,学校将学生成绩与老师的教学水平、绩效奖金等进行挂钩,使得老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成绩,因此一些老师往往会漠视成绩落后的同学的利益,甚至对其进行惩罚,严重的还会采用侮辱性的方式和语言对待学生,对待这些行为,纵然老师的本意是为了以此激励后进学生上进,我们也无法认同。

  就事情本身而言,在考试中,在走廊里做卷子,会对这几名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再一次影响这几名学生考试的发挥,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一视同仁,并且采用科学的方式鼓励、鞭策那些成绩稍微落后的同学,更不能唯成绩论,区别对待学生。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成绩的好坏不能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认识到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教师不能因为一次考试的落后,就否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的空间,相反,教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热爱学生就要求教师要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搞差别待遇。要理解和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给予改正和提高的机会。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要求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其中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同学们成为朋友,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和全面发展。

  最后,对于考试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也要公平对待,从各方面了解其成绩落后的原因,并努力找到合适的方法,以尊重和关心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进步和提高。

  8.某同学课上打破实验容器并谎称是他人打破的,对此,你怎么看?(办?)

  【参考答案】

  学生说谎问题的处理正确与否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能够和谐,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课上打破试验容器并说谎,有可能是因为害怕等原因,并不代表学生本性有问题,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予以宽容和理解,并适当地进行教育批评,引导、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

  首先,不能让打破试验容器这个事件影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先临时处理容器,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对于打破容器的责任,说明要课后处理。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其次,找到打破容器的这名同学,向他了解情况,温和地询问他容器到底是谁打破的以及他当初进行否认的原因,消除学生的疑虑,说明即使他因为害怕说了谎也没关系,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担责任就可以。

  再次,待学生承认错误后,向他说明学校的规章制度,说明损坏学校物品要按规定进行赔偿,假如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等确实无法赔偿,作为老师可以对其进行帮助。

  在处理过程中,教师应该有平和的心态,保护学生自尊心,讲究谈话艺术,让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认识到错误,培养诚实的良好的品质。

  最后,教师还可以应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和改变态度与品德。如为学生树立诚实的好榜样,利用群体的约定,对于诚实的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及对于不诚实的行为给予批评和合适的惩罚等。

  总之,理解和信任学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特殊形式,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给予学生以适度的宽容和理解,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9.任课老师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和自己无关,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任课教师认为德育不关自己的事,把德育的责任全归于班主任身上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同时,班主任要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包括德育工作。因此,任课老师同样具备着德育教育的责任,任课教师要在搞好本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协同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以,科任教师应该和班主任共同担负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

  学校的德育途径有很多,其中基本的途径就是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就要求各学科任课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科任教师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关注德育这一方面。

  科任教师基本的身份是教师,而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科任教师也应该承担德育的责任。并且科任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语言行动等,形成榜样示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沟通和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责编:LJM45688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