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初中语文 >>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备考试题(四)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备考试题(四)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1月25日 ]  【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3 题,第 19 题 20 分,第 20 题 20 分,第 21 题 25 分,共 65 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 19—21 题。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单元导语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本单元要加强诵读,注意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课文导语

  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挟择时,该怎么做

  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不无启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 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味。

  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

  课后练习

  一、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结合本文及《(孟子)两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学生情况

  九年级.班级人数 45 人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9.根据所给材料,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0.请根据你的理解,为本文设计两道探究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21.请设计一段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探究本文的主旨。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