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 模拟试题 >>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强化试题及答案(4)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强化试题及答案(4)_第6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17日] 【

  三、案例分析题

  (一)

  1.【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现场测定密度采用的是灌砂法。K12 +300的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其他5点复核要求。

  压实度=工地干容重/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容重。

  点1的压实度=18. 77/19.7×100%=95. 28%

  点2的压实度=19. 65/19.7×100%=99. 75%

  点3的压实度=19. 70/19.7×100%=100%

  点4的压实度=19. 32/19.7×100%=98.07%

  点5的压实度=18. 95/19.7×100%=96.19%

  点6的压实度=18. 50/19.7×100%=93.91%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11042压实度检测一目,此题考察压实度检测方法。

  灌砂法试验步骤:

  (1)标定砂锥体积和量砂密度。

  (2)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的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3)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挖出材料后称重、测含水量。若测点表面粗糙,则先灌砂测出粗糙表面的耗砂量。

  (4)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已知量砂质量的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回流试坑中。灌砂完毕取走灌砂筒,称取剩余砂的质量,算出试坑消耗砂的质量。

  (5)根据试坑消耗砂的质量和量砂的密度算出试坑挖除材料的体积,再由材料质量算出湿密度,计算干密度。

  压实度=工地干容重/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容重

  2.【参考答案】

  纵向分层填筑法。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11013填方路基施工一目,此题考察纵向分层填筑法。

  分层填筑法可分为水平分层填筑法与纵向分层填筑法。

  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咸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法。

  纵向分层填筑法:依路线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坡向填筑。宜用于用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

  3.【参考答案】

  还有槽形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接力推土法和波浪式推土法。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11014挖方路基施工一目,此题考察推土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

  推土机开挖土方作业由切土、运土、卸土、倒退(或折返)、空回等过程组成一个循环。

  推土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方法与填筑路基相同的有下坡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接力推土法和波浪式推土法。

  (二)

  1.【参考答案】

  漏项为:导线架设。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混凝土路面轨道式摊铺机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有:

  (1)提前做好模板的加工与制作,制作数量应为摊铺机摊铺能力的1.5~2.0倍模板数量,以及相应的加固固定杆和钢钎。

  (2)测量放样:恢复定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弯道段每5~10m设一中桩。经复核无误后,以恢复的中线为依据,放出混凝土路面浇筑的边线桩,用3寸长铁钉,直线每10m一钉,弯道每5m一钉。对每一个放样铁钉位置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出与设计高程的差值,经复核确认后,方可导线架设。

  (3)导线架设:在距放样铁钉2cm左右处,钉打钢钎(以不扰动铁钉为准)长度约45cm左右,打入深度以稳固为宜。进行抄平测量,在钢钎上标出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标高位置线(可用白粉笔)应准确为±2mm。然后将设计标高线用线绳拉紧拴系牢固,中间不能产生垂度,不能扰动钢钎,位置要正确。

  (4)模板支立:依导线方向和高度立模板,模板顶面和内侧面应紧贴导线,上下垂直,不能倾斜,确保位置正确。模板支立应牢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不会位移、下沉和变形。模板的内侧面应均匀涂刷脱模剂,不能污染环境和传力杆钢筋以及其他施工设备。安装拉杆钢筋时,其钢筋间距和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拉杆钢筋应垂直中心线与混凝土表面平行。

  (5)铺设轨道:轨道可选用12型工字钢或12型槽钢均可,一般只需配备4根标准工字钢长度即可,向前倒换使用,并应将工字钢或槽钢固定在0. 5m×0.15m×0.15m的小型枕木上,枕木间距为Im。轨道应与中心线平行,轨道顶面与模板顶面应为一个固定差值,轨道与模板间的距离应保持在一个常数不变。应保证轨道平稳顺直,接头处平滑不突变。

  (6)摊铺机就位和调试:每天摊铺前,应将摊铺机进行调试,使摊铺机调试为与路面横坡度相同的倾斜度。调整混凝土刮板至模板顶面路面设计标高处,检查振捣装置是否完好和其他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2.【参考答案】

  ①改正:施工模板应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膜板和塑料模板等易变形的模板);

  ②改正: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时方可进行。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③根据拌和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④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⑤采用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叙述正确。

  3.【参考答案】

  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保护边坡坡面不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路面排水设施的掌握程度。

  路面表面防排水设施由路拱横坡、路肩坡度和拦水带等组成。路面防排水的任务是迅速将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安全。

  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

  仔细读图可知,图中8×12×100预制块构筑物设置在路基两侧的加固路肩的外侧,顶宽8cm,高12cm。当路面地表水顺着2%路拱横坡及3%路肩横坡流到路基边缘时,就被该构筑物挡住了。背景中提到“填方边坡坡面未做坡面防护处理”,故设置挡水带保护边坡就很正常了。

  4.【参考答案】

  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在适当长度内(20~50cm)设置泄水口配合急流槽将路面积水排于路基之外。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路面排水设施的掌握程度。

  背景图为填方路堤,且设置了拦水带。当路面地表水顺着2%路拱横坡及3%路肩横坡流到路基边缘时,就被拦水带挡住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在适当长度内(20~50cm)设置泄水口配合急流槽将路面积水排于路基之外。

  5.【参考答案】

  加固土路肩的面积:(75+120)×30×0.5=2925cm2。

  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总价:2925/10000×2×55800×212.2=6926844.6元。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清单计量的计算方法。

  从《合同清单单价表》中得到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单价是212.2元/m3,所以先计算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体积。加固土路肩的形状和尺寸需要在图中读出来。

  (三)

  1.【参考答案】

  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顶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隧道监控量测的掌握程度。背景中提到“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根据规范隧道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其中必测项目有四个: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顶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2.【参考答案】

  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通风、防尘安全要求。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防瓦斯安全要求有:

  (1)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3)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防尘工作,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

  3.【参考答案】

  A:照明控制器;B:亮度检测器。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的掌握程度。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保证行车安全;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照明控制系统一般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照明控制器、亮度检测器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

  4.【参考答案】

  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理由:该隧洞长度大于3000m,属于特长隧洞;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变更管理制度的掌握程度。

  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1> 3000m,长隧道:1000m≤L≤3000m,中隧道:5000m

  (四)

  1.【参考答案】

  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的运用。虚工作起到联系、断开、区分三个作用。案例背景中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也就意味着工作H只有在工作C结束后才能开始,工作J只有在工作H结束后才能开始。为了正确表达工作C、工作H和工作J之间的这种联系的逻辑关系,需要引入虚工作,运用虚工作的联系功能解决问题。

  虚工作是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最为重要的考点,虚工作起到联系、断开、区分三个作用,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虚工作的三个作用,做到融会贯通。

  2.【参考答案】

  ①工作C与工作H之间机械闲置2个月,工作H与工作J之间机械不闲置,故机械共闲置2个月。

  ②如果工作C最早开始时间推迟2个月,则机械无闲置。

  【考点解析】

  如果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工作C第5个月即可完成,工作F第7个月可以完成。由于工作H的紧前工作是工作C和工作F,只有等到工作F完成后工作H才能开始,因此需要工作C第5个月完成后,等待两个月即机械闲置2个月,工作H开始。工作J的紧前工作是工作H和工作E,工作E第10个月能够完成,工作H第12月能够完成,因此工作H完成后立马可以进行工作J,即工作H与工作J之间机械不闲置。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工作C过程中机械需要闲置2个月。由于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个月,可以利用2个月的自由时差安排,如果工作C最早开始时间推迟2个月,则机械无闲置。

  此题考查自由时差的运用,通过利用自由时差对资源供应进行调整,尽量减小设备闲置。

  3.【参考答案】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重要工程部位及较大问题的变更必须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三方进行洽商,由设计单位修改,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方为有效。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设计变更履行的手续。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重要工程部位及较大问题的变更必须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三方进行洽商,由设计单位修改,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方为有效。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的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对设计变更应该履行的手续需要考生重点掌握。

  4.【参考答案】

  业主不应支付赶工费。因为不需要赶工,也能按合同期完工(或因不影响总工期,或拖延时间在总时差范围内)。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总时差的运用。工作I处于非关键线路上,总时差为6个月。只要工作I延误的时间小于等于6个月,都不会影响总工期。案例中工作I停工待图0.5个月,小于6个月的总时差,因此没有影响到总工期,不需要支付给施工单位赶工费。

  双代号网路计划中总时差的运用一直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建议考生扎实掌握。

责编:zhangjing0102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