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 >>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七
2016

3/9

华课网校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七_第8页

  (三)

  1.【参考答案】

  事件1直接开挖基坑不妥,应降水后,使承压水位降低到一定高程后方可以开挖基坑。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题,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坑开挖条件的掌握和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判断。

  就施工来讲,基坑降水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降低地下水位,为施工创造条件;另一个是对于多层地基,确保地基安全,不出现突涌破坏。本题地基为多层地基,不透水层下有强透水层,并且强透水层具有承压水性质且水位较高,因此为了保护基坑的安全,必须首先降水,在承压水位降低到可以保证地基安全后,方可以开挖基坑。关于降水深度的计算,可以参见有关规范,这里不再赘述。

  2.【参考答案】

  事件2的不妥之处是:水泥进场已经超过3个月,依据有关规范规定,需复检合格后方可以使用。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有关建筑材料检验的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建筑材料的检验和储存方面的知识。

  水泥等具有活性的建筑材料,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其性能会发生变化,故规范中规定水泥进场超过3个月需要再次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本题2012年9月2日进场,2012年12月16日准备使用,已经超过3个月,按规范规定应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3.【参考答案】

  采用同一公式评定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有4种评定方法。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题目。

  目前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定义,尽管无论是建筑、水利还是其他行业都基本相同,但是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评定方法,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公路等行业又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有4种评定方法,分别为:

  (1)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组数n≥30时,应符合下表要求。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模拟测试卷(2)

  (2)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组数30>77≥5,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模拟测试卷(2)

  式中Rn——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MPa;

  Sn——n组试件强度标准差;

  R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3)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组数5>n≥2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模拟测试卷(2)

  (4)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只有一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R≥1.15R标

  4.【参考答案】

  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作为竣工验收组成员参加验收会不妥,应作为被验单位参加竣工验收会。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工程验收组织管理的题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各个参加单位在各种验收中的作用。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竣工验收委员会可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以及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应由验收主持单位代表担任。竣工验收委员会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工程投资方代表可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

  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和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应派代表参加竣工验收,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应作为被验收单位代表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四)

  1.【参考答案】

  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考点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的掌握情况。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的规定,排涝泵站设计流量50~200.0m3/s,或装机功率1万~3万kW,其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本站设计流量为120.0m3/s,总装机功率11900kW,故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2.【参考答案】

  不妥之处: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

  正确做法: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应由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任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为成员。

  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掌握情况。

  (1)《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属于部门预案,是关于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15个方面,其中一条规定:在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组成如下:

  指挥: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

  成员: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

  3.【参考答案】

  事件2明确工程部位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有:临时用电设施(变压器)、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

  【考点解析】

  此题是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应用,考核考生对具体工程条件下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施工的临时用电设施、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炸药库、油库等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本案例事件2中: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因此,结合本工程具体条件,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有:临时用电设施(变压器)、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

  4.【参考答案】

  加速混凝土散热方法有:(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2)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考点解析】

  此题考察混凝土温控防裂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减少混凝土发热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压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建筑物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建筑物的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其中结合本案例施工条件,加速混凝土散热方法有:

  (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主要方法有:①采用薄层浇筑以增加散热面,并适当延长间歇时间;②在高温季节,已采用预冷措施时,则可采用厚块浇筑,防止因气温过高而热量倒流,以保持预冷效果。

  (2)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主要是在混凝土内预埋蛇形冷却水管,通循环冷水进行降温冷却。

  (五)

  1.【参考答案】

  该水闸工程的项目划分为:上游连接段、地基处理、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闸门及启闭机、工作桥及启闭机房。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水闸施工应用的题目,考察考生对水闸工程项目划分的掌握。

  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SL176—2007中对项目划分的要求,本题水闸项目划分宜按水闸工程进行项目划分,即:上游连接段、地基处理、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闸门及启闭机、工作桥及启闭机房。

  2.【参考答案】

  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分区为:

  ①主体工程施工区。

  ②施工工厂设施区。

  ③当地建材开采和加工区。

  ④仓库、站、场、厂、码头等储运系统。

  ⑤机电、金属结构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场地。

  ⑥工程存、弃料堆放区。

  ⑦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区。

  施工分区规划布置原则:

  ①以混凝土建筑物为主的枢纽工程,施工区布置宜以砂、石料的开采、加工和混凝土的拌合、浇筑系统为主;以当地材料坝为主的枢纽工程,施工区布置宜以土石料采挖和加工、堆料场和上坝运输线路为主。

  ②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安装场地宜靠近主要安装地点。

  ③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区的布置考虑风向、日照、噪声、绿化、水源水质等因素,与生产设施应有明显界限。

  ④主要物资仓库、站场等储运系统宜布置在场内外交通衔接处。

  ⑤施工分区规划布置考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噪声、粉尘等污染对敏感区(如学校、住宅区等)的危害。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水闸施工应用的题目,考察考生对水闸施工现场总布置分区及原则的掌握。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分区总体原则是相对独立、便于施工;分区规划时对不同功能则不同考虑。

  3.【参考答案】

  (1)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做现场试验,并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设计。在处理过程中,如遏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修改施工措施设计。

  (2)钢筋混凝土铺盖施工程序控制要求

  钢筋混凝土铺盖应按分块间隔浇筑。在荷载相差过大的邻近部位,应等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交接处的分块或预留的二次浇筑带。

  在混凝土铺盖上行驶重型机械或堆放重物,必须经过验算。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水闸地基处理及铺盖施工技术的题目,考察考生对水闸施工中地基处理和铺盖施工强制性标准的掌握。

  《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的“单项工程”中有关水闸、小型水电站与泵站的条文共9条;《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中有3条。

  (1)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SL27—91第5.1.2条规定: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做现场试验,并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设计。在处理过程中,如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修改施工措施设计。

  (2)钢筋混凝土铺盖施工程序控制要求

  SL27—91第9.3.1条规定:钢筋混凝土铺盖应按分块间隔浇筑。在荷载相差过大的邻近部位,应等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交接处的分块或预留的二次浇筑带。

  在混凝土铺盖上行驶重型机械或堆放重物,必须经过验算。

  水闸工程中边块防渗铺盖与翼墙间荷载一般悬殊较大。施工处理方法是:先浇筑翼墙施工至相当荷载阶段,沉降较稳定后,再行浇筑边块铺盖的全部或其邻近翼墙的条形带。

  为减少施工缝,通常采用边块全部后浇。如水闸设计中消力池或前段有防渗要求,因其两侧一般多设斜坡和平台,施工较复杂,宜采用预留二次混凝土浇筑带施工。

  水闸施工时,多有利用防渗铺盖作为预制混凝土场地、堆放或吊装闸门、行走重型机械等情况,如不注意常使铺盖裂缝或损伤,因此,规定应经验算。

  4.【参考答案】

  上游翼墙及铺盖的浇筑次序不满足规范要求。合理的施工安排包括:铺盖应分块间隔浇筑;与翼墙毗邻部位的1号和10号铺盖应等翼墙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水闸工程施工常识的题目,考察考生对水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掌握情况。

  《水闸施工规范》SL27—91规定,水闸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

  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1)先深后浅。相邻两部位建基面深浅不一时,若先施工浅部位的混凝土,则在浇筑深的部位时,可能会扰动已浇部位的基土,导致混凝土沉降、走动或断裂。

  (2)先重后轻。是为了给重的部位有预沉时间,使地基达到相对稳定,以减轻对邻接部位混凝土产生的不良影响。如邻接两岸挡土墙的消力池、铺盖等部位,应尽量推迟到挡土墙施工并回填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始浇筑,以减轻边荷载影响而造成的消力池、铺盖混凝土边缘部位开裂。

  (3)先高后矮。主要是为了平衡施工力量,加速施工进度。处于闸室中心的闸底板及其上部的闸墩、胸墙和桥梁,高度较大、层次较多、工作量较集中,需要的施工时间也较长,在混凝土浇完后,接着还要进行闸门、启闭机安装等工序,因而必须集中力量优先进行。其他如铺盖、消力池、翼墙等部位的施工,则可穿插其中进行,以利施工力量的均衡。

  (4)先主后次。指先主体部位,后次要部位,既是基于施工安全考虑,亦从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着眼。但如遇到流砂、渗水特别严重的地基时,为避免地基破坏,节省地基处理费用,可以打破常规,抓住主要矛盾,先集中力量突击下部工程,以后再进行上部墩、墙和桥梁的施工。

责编:lige123456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