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特岗教师招聘 >> 模拟试题 >> 2018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试题:心理健康

2018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试题:心理健康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8-02-18  【

  1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B.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C.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D.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2、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行为塑造法

  D.自我控制法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3、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自我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阶段。

  1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A.√

  B.×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5、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的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方面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16、简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考解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自己有信心,即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作正确的自我评价。

  (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自己担负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工作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认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热爱学习和班级工作。

  (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

  1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8、简述我国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类型。

  参考解析:我国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类型有: (1)多动症。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

  (2)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3)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4)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是焦虑症的一种。

  (5)学习困难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症是指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因神经系统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性失调,使其在听、读、写、算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较慢.以至陷入学习困难。

  (6)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7)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甚至因成绩未达到预期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8)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9)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指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0)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19、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参考解析: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种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查看网友笔记 (1)

  20、小明是初二的学生,半年前学会了上网。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网上查询一些学习资料,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偶尔在学习之余,也打打游戏,与同学聊聊天。但最近,妈妈发现小明有点不对劲,每天在网上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午夜还不睡觉,早晨睡懒觉、不起床,有几次差点上学迟到,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妈妈决心要搞清楚小明到底在网上做什么。一天晚上快12点了,小明还在玩电脑。妈妈走进他的房间,结果令她很意外,小明根本没有学习,而是在打游戏。妈妈气坏了,质问他这么做多长时间了,小明吞吞吐吐说有两个月了,有的时候还到网吧去玩,现在一天不打游戏就难受极了。自已有时候也想不玩了,但就是控制不住。妈妈和小明的班主任李老师交流了小明的这种情况。李老师帮助小明妈妈分析小明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行为的原因,认为这与初中生好奇心强、渴望交往、自控能力低等心理密切相关。

  那么,妈妈和李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育指导措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呢?

  参考解析:妈妈和李老师应该采以下指导措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1)强化干预。当小明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

  (2)厌恶干预法。当小明出现过度上网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惩罚措施。

  (3)替代、延迟满足法。一方面妈妈和李老师要帮助小明培养替代活动(其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其注意力,并弄清他的上网习惯,然后使其反其道而行之,在原来上网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了解小明的上网时间(起初要控制上网时间。不必绝对戒除),将其上网总时间列表,纳入周计划,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实现戒除网络成瘾的目标。

  (4)团体辅导法。将其他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与小明组合成一个团体,由富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者。运用团体动力理论做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团体咨询的原则和各种方法,达到使参加团队的成员整体戒除网瘾的目标。

12
纠错评论责编:Luff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