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华课网校 > 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 > 模拟试题 > 经济基础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1)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会计的职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B.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C.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是会计的核算职能

  D.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

  A.财务指标考核

  B.财务状况分析

  C.会计检查

  D.会计记录

  3.下列会计活动中,属于财务会计范畴的是(  )。

  A.全面预算

  B.财务报告

  C.责任会计

  D.成本控制

  4.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  )来反映。

  A.现金流量表

  B.成本报表

  C.利润表

  D.资产负债表

  5.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是(  )。

  A.负债

  B.资产

  C.收入

  D.利润

  6.下列各项中确认资产的条件不包括(  )。

  A.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B.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C.形成资产的交易必须是已经发生的

  D.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7.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递延资产

  D.无形资产

  8.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  )。

  A.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B.企业利润的增加

  C.企业费用的降低

  D.企业收入的减少

  9.下列各项中,已经形成企业负债的是(  )。

  A.企业的银行贷款

  B.企业签订的期货合同

  C.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

  D.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

  10.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  )。

  A.现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利润表

  D.附注

  11.(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A.收入

  B.留存收益

  C.利得

  D.损失

  12.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不包括(  )。

  A.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C.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D.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13.某企业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为840万元、负债总额为552万元,利润表反映的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那么该企业2008年末所有者权益是(  )万元。

  A.2888

  B.588

  C.540

  D.252

  14.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  )表示。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一所有者权益

  C.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D.资产十负债=所有者权益

  15.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的变动,下列变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C.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1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为基础。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17.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

  A.配比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8.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为(  )处理。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资产

  D.企业经营费用

  19.下列财务支出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A.生产车间水电费

  B.管理人员工资

  C.购进无形资产支出

  D.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20.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对(  )的要求。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21.区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正确贯彻配比原则的前提是明确(  )。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  )为记账本位币。

  A.美元

  B.欧元

  C.人民币

  D.日元

  23.在会计基本前提中,作为会计核算,重要前提的是(  )。

  A.明确会计期间

  B.明确界定会计主体

  C.明确持续经营

  D.明确货币计量.

  24.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谨慎性

  B.相关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25.选择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不虚增账面利润、不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体现的是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重要性

  B.可靠性

  C.谨慎性

  D.实质重于形式

  26.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时,既采用先进先出法,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在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也未进行说明,这违反了会计核算的(  )。

  A.历史成本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客观性

  27.对各项资产应按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遵循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原则。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历史成本

  D.权责发生制

  28.会计法规是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的总称,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  )为核心。

  A.会计准则

  B.会计法

  C.会计制度

  D.会计记录

  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的职能。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是会计的监督职能,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是会计的核算职能,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记录属于会汁核算职能。

  3.B

  【解析】本题考查财务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可见选项ACD排除,只有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范畴。

  4.C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利润表来反映。

  5.B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的概念。

  6.D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确认的条件。选项D属于负债和费用的确定条件。

  7.A

  【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概念。流动资产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8.A

  【解析】本题考查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9.A

  【解析】本题考查对负债概念的理解。选项B企业签订的期货合同,属于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当前不能作为负债;选项C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资产;选项D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属于费用。

  10.C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要素中的收入。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11.C

  【解析】本题考查利得的概念,要求考生掌握。

  12.D

  【解析】本题考查利润的概念。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13.A

  【解析】本题考查所有者权益的公式。所有者权益=资产一负债=840552288(万元)。

  14.A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的平衡公式。资产=权益=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

  15.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主要有九种情况:(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3)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4)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5)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8)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选项ABD都正确,只有选项C说法错误。

  16.D

  【解析】本题考企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7.A

  【解析】本题考查配比原则的概念。配比原则是指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问内确认,并棚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8.B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19.C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性支出的理解。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吲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均属于资本性支出。

  20.A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足为

  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21.C

  【解析】本题考企会汁分期。区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正确贯彻配比原则的前提是明确会计分期。

  22.C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3.B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主体。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

  24.C

  【解析】本题考查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仪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同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25.C

  【解析】本题考查谨慎性要求。谨慎性要求企业在对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不虚增账面利润、不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

  26.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可比性要求的理解。

  27.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成本原则。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28.B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的总称。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

免费微信学习群
责编:daibenhua

报考指南

焚题库
APP做题

请扫码做题

小程序做题

请扫码做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