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华课网校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师 > 模拟试题 > 工商管理
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测试题:第五章_第5页

  三、案例分析题

  1、某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 mm ,误差为(+0.3,-0.3)mm 。现对完成该内径加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样本进行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25mm。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p为( )。

  A、0.04

  B、0.4

  C、1.4

  D、2.4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检验的方式。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该题针对“质量检验”知识点进行考核】

  <2> 、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2.6,则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充足

  B、正常

  C、不足

  D、过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标准。

工序能力等级

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判断

特级

Cp>1.67

过剩

一级

1.67≥Cp>1.33

充足

二级

1.33≥Cp>1.00

正常

三级

1.00≥Cp>0.67

不足

四级

Cp≤0.67

严重不足

  Cp=2.6>1.67,因而工序能力过剩。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在该螺母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测量

  B、环境

  C、价格

  D、机器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机器、原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简称5M1E。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4> 、如果工序能力指数过小,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D、合并或减少工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置。当Cp≤1时,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这时,要暂停加工,立即追查原因,并采取以下措施: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2、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p为( )。

  A、1.19

  B、1.25

  C、1.28

  D、1.3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Cp=(3.1015-3.0980)÷(6×0.00049)=1.19。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2>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处置。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

工序能力等级

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判断

特级

Cp>1.67

过剩

一级

1.67≥Cp>1.33

充足

二级

1.33≥Cp>1.00

正常

三级

1.00≥Cp>0.67

不足

四级

Cp≤0.67

严重不足

  由于本题的Cp=1.19,所以是正常。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某些项目只要求控制单向公差,如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4> 、如果工序能力指数过大,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努力提高设备精度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D、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置。工序能力指数太大意味着粗活细做,这样必然影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本。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降低Cp:① 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和原材料,合理地将工序能力指数降低到适当的水平;②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③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某种食品每千克中所含的某食品添加剂不得高于0.01mg,现根据随机抽取的样本进行检测,测得:标准差为0.0051mg,s=0.0011mg。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0.68

  B、1.14

  C、1.48

  D、1.8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Cpu=(0.01-0.0051)÷(3×0.0011)=1.48。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2> 、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充足

  B、正常

  C、不足

  D、严重不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处置。工序能力指数大于1.33且小于1.67为充足。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如果工序能力指数过小,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努力提高设备精度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D、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置。当Cp≤1时,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这时,要暂停加工,立即追查原因,并采取以下措施: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4>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食品的杂质含量,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工序能力指数。某些项目只要求控制单向公差,如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

  【该题针对“工序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免费微信学习群
1 2 3 4 5
责编:zp03234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APP做题

请扫码做题

小程序做题

请扫码做题

章节练习 每日10题打卡

立即做题

模拟试题 每日10题打卡

立即做题

历年真题 每日10题打卡

立即做题

临考密卷 每日10题打卡

立即做题

每日一练 每日10题打卡

立即做题
进入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