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检测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公路检测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19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单选题

2019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单选题_第6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11月15日]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解析】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所以答 案为B。

  2. C

  【解析】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 的沥青。所以答案为C。

  3. B

  【解析】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丈,载重100g,贯入时间5s。所以答案为B。

  4. A

  【解析】沥青标号根据沥青的针入度的大小划定范围。所以答案为A。

  5. C

  【解析】在进行针入度试验中,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 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所以答案为C。

  6. D

  【解析】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在15冗、25冗、3(^(或5°C)3个或3个以上(必要时增 加10丈、20t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但用于仲裁试验的溘度条件应为5个。 所以答案为D。

  7. A

  【解析】对于SMA混合料,马歇尔标准击实的次数为双面50次,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双 面75次,一组马歇尔试件的数目不得少于4 ~6个。所以答案为A。

  8. B

  【解析】软化点结果受温度影响,对于升温速度的影响,升温速度快,结果偏大。所以 答案为B。

  9. B

  【解析】当试验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允许差为2T,再现性试验 精度的允许差为8丈。所以答案为B。

  10. C

  【解析】延度是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 度,以cm计。所以答案为C。

  11. D

  【解析】沥青延度试验中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 系统。所以答案为D。

  12. C

  【解析】老化的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延度减少。所以 答案为C。

  13. D

  【解析】比重瓶: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仔细研磨。瓶塞中间有一个垂直孔,其 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气。比重瓶的容积为20〜30mL,质量不超过40g。所以答案 为D0

  14. A

  【解析】比重瓶的水值应经常校正,一般每年至少进行1次。所以答案为A。

  15. D

  【解析】将盛有冷却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 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所以答案为D。

   16. A

  【解析】对黏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的密度,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o. 003g/cm3 ; 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07g/cm3。所以答案为A。

  17. C

  【解析】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对固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 O.Olg/cm3,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2g/cm3。所以答案为C。

  18. B

  【解析】蜡在高温时融化,使沥青黏度降低,影响高温稳定性,增大温度敏感性。所以 答案为B。

  19. D

  【解析】适用于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B rookfi eld,简称布氏黏度计)旋转法测定道路沥 青在45T以上温度范围内的表观黏度,以帕斯卡秒(Pa • s)计。所以答案为D。

  20. B

 21. C

  22. B

  【解析】对于最大粒径大于13. 2mm的集料应用水煮法,对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 13.2mm的集料应用水浸法进行试验。所以答案为B。

  23. D

  【解析】试验后集料表面上沥青膜剥落情况为:沥青膜局部明显地为水移动,基本保 留在集料表面上,剥离面积百分率小于30%时,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等级为3。所以答案 为D0

  24. A

  【解析】B级沥青的适用范围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二级及 二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和用作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质沥青。 所以答案为A。

 25 C

  【解析】蜡对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是:蜡在高温时融化,使沥青黏度降低,影响高 温稳定性,增大温度敏感性;蜡使沥青与集料的亲和力变小,影响沥青的黏结力及抗水剥离性; 蜡在低温时结晶析出,分散在其他各组分之间,减小了分子间的紧密联系;减小了低温时的应 力松弛性能,使沥青的收缩应力迅速增加而容易开裂;低温时的流变指数增加,复合流动度减 小,时间感应性增加;蜡的结晶及融化使一些测定指标出现假相,使沥青的性质发生突变,使沥 青性质在这一温度区的变化不连续。所以答案为C。

  26. C

  【解析】乳化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修补裂缝、喷洒透层、黏层与封层等。所以答案为C。

  27. B

  【解析】实际上,直接投入法是制作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工艺,只有预混法才是名副其 实的制作改性沥青,不过现在通称为改性沥青。所以答案为B。

  28. B

  【解析】液体石油沥青宜釆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按照先加热沥青后加稀 释剂顺序,掺配煤油或轻柴油,经适当的搅拌、稀释制成。所以答案为B。

  29. D

  【解析】SBS改性沥青的特点:在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具有 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其弹性和韧性提高了路面的抗疲劳能力;其黏结能力特别强,能显著改善 路面遇水后的抗拉能力并极大地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了路面 的承载能力;减少路面因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沥青老化现象;减少因车辆滲漏柴油、机油和汽 油而造成的破坏。所以答案为D。

  30. A

  【解析】I-A型、I-B型适用于寒冷地区,I-C型用于较热地区,I-D型用于炎热地 区及重交通量路段。所以答案为A。

  31. C

  【解析】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中空隙率为18% ~25%,所以答案为C。

  32. B

  【解析】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黏结力和内摩阻力均较高,高温稳定性较好,抗水 损害、疲劳和低温性能较好。所以答案为B。 .

  33. D

  【解析】残留稳定度是反映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答案为D。

  34. C

  【解析】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减少。所以答案为C。

 35. A

  【解析】沥青混合料中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隙和适当的饱和度,以备夏季沥青材料的膨 胀变形用。所以答案为A。

  36. C

  【解析】粗集料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减少。所以答案为C。

  37. B

  【解析】按密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经 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为3% ~5% (对重载道路为4% ~6%,对人行道路为 2% ~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所以答案为B。

  38. C

  【解析】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用小铲适当拌合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的用量(标准 马歇尔试件约1200g,大型马歇尔试件约4050g)。所以答案为C。

  39. A

  【解析】确定混合料沥青用量的方法大体有:经验公式估算法;粒径分配法;表面积 法;空隙填充率法;按最大密度空隙率的方法,如马歇尔试验方法。就目前世界范围来说,以马 歇尔试验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我国规范规定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沥青用量。所以答案 为A。

  40. B

   【解析】SGC法适用于在试件成型过程中测暈剪切应力的变化,用于分析沥青混合料 性能。所以答案为B。

  41. C

  【解析】目前较多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GTM设计方法较普通的马歇尔方法设计确定 的最佳沥青用量要低得多。所以答案为C。

  42. A

  【解析】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是沥青质量在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中的比例。所以答案为A。

  43. B

  【解析】按T0702标准击实法成型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 101.6mm +0. 2mm、高63. 5mm ± 1.3mm 的要求。所以答案为 B。

 44. C

  【解析】开启电机,使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到击实规定的次数(75次或50 次)。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规定:当路面为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时, 击实次数(双面)为75次,当为其他等级公路或行人道路时,击实次数(双面)为50次。所以 答案为Co

  45. A

  【解析】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40 ~160丈。所以答案为A。

  46. B

  【解析】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为120〜1501。所以答案为B。

  47. B

  【解析】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 混合均匀,矿粉单独放入小盆里,然后置烘箱中加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丈(采用石油沥 青时通常为163丈;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180丈)备用。所以答案为B。

  48. D

  【解析】混合料的用量计算式如下:调整后混合料用量=(要求试件高度x原用混合 料质量)/所得试件的高度=(63.5 x1200)/65.5 =1163g。所以答案为D。

  49. D

  【解析】当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时,可根据试件的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 要求的混合料数量。所以答案为D。

  50. A

  【解析】真实密度是规定条件下,材料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任何孔隙和空隙)的质 量,也叫真密度。所以答案为A。

  51. A

  【解析】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 %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水中重法适用 于测定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蜡封法适用于 测定吸水率大于2 %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体积法仅适用于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等。所以答案为A。

  52. A

  【解析】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重复性的允许误差为0.020g/cm3。所以答案为A。

  53. C

  【解析】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所以答案为C。

  54. D

  【解析】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O.OlkN。所以答案为D。

 55. D

  【解析】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是50mm/min 所以答案为D。

  56. B

  【解析】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黏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过的乳化沥 青混合料为60丈±1丈,对煤沥青混合料为33.8^ ±1丈,对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 混合料为25^ ±1丈。所以答案为B。

 57. A

  【解析】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A倍时,该测定值应 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件数目《为3、4、5、6个时,A值分别为 1.15,1.46,1.67,1.820所以答案为 A。

  58. A

  【解析】试件的马歇尔模数=试件的稳定度/试件的流值= 8. 50/22. 5 = 0. 38 (kN/mm)。所以答案为A。

  59. B

  【解析】负压容器类型有三种:A类型容器为耐压玻璃,塑料或金属制的罐,容积大于 1000mL;B类型容器为容积大于1000L的真空容量瓶;C类型容器为4000mL耐压真空干燥 器。所以答案为B。

  60. B

  【解析】计算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为25丈。所以答案为B。

  61. D

  【解析】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时,试样最小质量为2000g。所以答案为D。

  62. C

  【解析】将平底盘中的热沥青混合料,在室温中冷却或者用电风扇吹,一边冷却一边 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所以答案为C。

 63.. A

  【解析】我国现行规范釆用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 耐久性。所以答案为A。

  64. A

  【解析】上面层面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易超过层厚度的1/2。所以答案为A。

  65. C

  【解析】当使用不符要求的粗集料时,利用碱性材料处理酸性石料表面,使其活化,宜 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 能好的抗剥落剂。所以答案为C。

  66. A

  【解析】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 经磨细得到的矿粉。所以答案为A。

  67. B

  【解析】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形成结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逐 渐增加,但持续增加会形成多余的自由沥青,会在矿料间起到润滑作用。即稳定度和密度随沥 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后却逐渐减小。由于沥青用量的增加,逐步填充矿料间 的空隙,所以空隙率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沥青饱和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 加。流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答案为B。

  68. D

  【解析】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形成结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逐 渐增加,但持续增加会形成多余的自由沥青,会在矿料间起到润滑作用。即稳定度和密度随沥 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后却逐渐减小。由于沥青用量的增加,逐步填充矿料间 的空隙,所以空隙率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沥青饱和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 加。流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答案为D。

  69. B

  【解析】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形成结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逐 渐增加,但持续增加会形成多余的自由沥青,会在矿料间起到润滑作用。即稳定度和密度随沥 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后却逐渐减小。所以答案为B。

  70. D

  71. B

  【解析】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 ± 0. 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 马歇尔试验和试拌。所以答案为B。

  72. B

  【解析】生产配合比阶.段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的结果相差不宜大于 ±0.2%。所以答案为B。

  73. D

  【解析】OAC, =(ai+a2+a3+^)/4,(11、(12、^3、^分别表示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 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和沥青饱和度。所以答案为D。

  74. A

  【解析】A、a2、a3分别表示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滕率(或中值)。所以答案为A。

  75. D

  【解析】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抵抗车辆反复作用,不会产生显著永久变形(车辙、拥包、波浪),保证沥青路面平整的特性。所以答案为D。

  76. B

  【解析】对于沥青混合料来说,高温条件通常是指高于30T的气温条件。所以答案为B。

  77. A

  '【解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 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也可用于现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性检。所以 答案为A。 •

  78. A

  【解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 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所以答案为A。

  79. A

  【解析】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板块状试件尺寸为长300 mm x宽 300mmx厚(50~100)mm(厚度根据需要确定)。所以答案为A。

  80. C

  【解析】当采用间断型密级配时,混合料中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同时细 集料足以填满骨架的空隙。这种沥青混合料黏结力和内摩阻力均较高,高温稳定性较好,抗水 损害、疲劳和低温性能较好。所以答案为C。

  81. D

  【解析】评价水稳定性的指标有浸水残留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比。所以答案为D。

  82. C

  【解析】保持恒温室温度60丈±1^0(试件内部温度60丈±0.51)。所以答案为C。

  83. B

  【解析】保持恒温室温度601 ±11(试件内部温度60丈±0.5丈)0所以答案为B。

  84. A

  85. D

  【解析】浸马歇尔试验方法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试件在已达规定 温度恒温水槽中的保温时间为48h,其余步骤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所以答案为D。

  86. A

  【解析】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釆用马歇尔击实法成型的圆柱体试件,击实次数为 双面各50次,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6.5mm。所以答案为A。

  87. D

  【解析】取出试件放入塑料袋中,加入约10mL的水,扎紧袋口,将试件放入恒温冰箱 (或家用冰箱的冷冻室),冷冻温度为-18丈±2^,保持1611±1110所以答案为D。

  88. C

  【解析】待温度稍下降后至loot;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 ~ 1500g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O.lg。所以答案为C。

  89. E

  【解析】预热燃烧炉。将燃烧温度设定538°C±5T。设定修正系数为0。所以答案为E

  90. B

  【解析】放射源发生的高能中子与沥青混合料中的氢原子碰撞后被减速慢化,从快中 子被慢化的程度按标定的曲线,计算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所以答案为B。

  91. A

  【解析】沥青含量偏多或主集料已够,但级配中间料断档太长所致。空隙率低易出现 泛油现象,尤其当主集料被压碎时,将会引起失稳和泛油。所以答案为A。

  92. B

  【解析】按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要求,选用全部或部分需要筛孔的标准筛,做施 工质量检验时,至少应包括0. 07mm、2. 36mm、4. 75mm及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等5个筛孔,按大 小顺序排列成套筛。所以答案为B。

  93. B

  【解析】三氯乙烯为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蒸气与空气形 成混合物可燃限8.0% -10.5%,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于多种固定油和 挥发性油。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沸点:86.7丈。所以答案为B。

  94. A '

  【解析】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 待流出停止后停机。所以答案为A。

  95. B

  【解析】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得出泄漏入滤液中矿 粉。所以答案为

  96. B

  【解析】SMA是由沥青玛蹄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混合料,所以答案为B。

  97. C

  【解析】综合SMA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多一少: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 少。所以答案为C。

  98. A

  【解析】通常情况用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所以答案为A。

  99. C

  【解析】OGFC设计成一种具有相互连通空隙的开级配的混合料。所以答案为C。

  100. B

  【解析】对标准飞散试验,在20弋±0.5丈恒温水槽中养护20h。所以答案为B。

  101. D

  【解析】在烧杯上加玻璃板盖,放入170^121烘箱中,当为改性沥青SMA时宜用 1851,持续60min±lmin。所以答案为D。

  102. D

  【解析】粗集料骨架间隙率计算公式:VCAmix = 100 -yf/yca XPca,其中,^为试件毛

  体积的相对密度;为矿料中所有粗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为矿料中所有粗集料质 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所以答案为D。

责编:zj10160201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编辑推荐

在线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