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四川高考 >> 四川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5年四川高考历史一轮章节训练——《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5年四川高考历史一轮章节训练——《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3-01  【

  6.(2014·淮安高一模拟)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这一措施(  )

  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

  B.企业职工可以自由择业

  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

  解析: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的措施就是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C项正确;A项没有实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只是一定程度上放松管理。

  答案:C

  7.勃列日涅夫曾说:“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中,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己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7.6%,日用消费品占20%。”这表明其改革仍(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根据材料中当时苏联经济结构构成情况对比,即可选出。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B

  8.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答案:D

  9.(2014·保定高一模拟)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

  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改革……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即纠正指令性计划的手段,借助市场调节手段。

  答案:B

  10.二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

  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D.对农业重视不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A、C、D三项都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故排除。

  答案:B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