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前限时训练6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前限时训练6

中华考试网  2015-10-14  【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开放 密不可分 百花齐放 B.开阔 亲密无间 百花齐放

  C. 开阔 亲密无间 渐臻佳境 D.开放 密不可分 渐臻佳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

  B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3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图书馆标语)

  C扬起帆

  D.司机一杯酒,亲人。 (公路标语)

  4①寂寞是一种清福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5.对下列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先结构,选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围绕中心,收放自如。、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民为贵, ▲ ,君为轻。(《孟子》)

  教也者, ▲ 。(《礼记•学记》)

  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舞幽壑之潜蛟, ▲ 。

  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第二首诗颔联(分)这两首诗同怀古,表达的主旨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分)

  D

  2.(3分)B(A项,递进关系颠倒;C项,“传达”“正能量”搭配不当;D项,“呈现”后缺宾语“弊端”)

  3.(3分)C

  4.(3分)B

  5.(3分)A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⑴社稷次之 ⑵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⑶夕揽洲之宿莽 ⑷飞湍瀑流争喧豗

  ⑸天街小雨润如酥 ⑹雕阑玉砌应犹在 ⑺泣孤舟之嫠妇 ⑻濯清涟而不妖

  三、古诗词鉴赏

  7.(1)(3分)拟人。(1分)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

  (2)(2分)写六朝衰败残破的景象。(1分)

  (3)(5分)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3分)

  四、现代文阅读

  8.(4分)反衬(以动衬静),(1分)用步伐的“响”反衬环境的“静”;(1分)烘托出瓦斯科夫内心的压抑与痛苦。(2分)

  9.(6分)①推动情节发展;②表现瓦斯科夫勇敢、坚强、守纪的形象;③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及胜利来之不易。(每点2分)

  10.(4分)①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2分);②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每点2分)。

  11.(6分)①揭示了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③蕴含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