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华考试网  2015-11-11  【

  一、选择题

  1.(2013重庆卷)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解析:支票和债券是近现代金融业发展的结果,古代没有,排除A、C;从材料看,这种“便钱”需要兑换之后才能支付,而纸币是可以直接流通的,故B项错误;答案为D。

  答案:D

  2.(2014·山东卷)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解析:选C。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江苏省无锡市一中201届高三月考,1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解析:“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了草市十分繁荣,排除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反映了夜市十分兴盛,这应该是出现在宋朝之后,排除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反映了市坊界限被打破,这从宋朝就开始了,排除D。而“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则反映了对坊市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题目中着重强调时间:“通晓不绝”“终日、抵暮”等字眼,依此可以判断出这里考查北宋商业活动的有关时间的特点。故选A。

  答案:A

  5.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时的对外贸易港口。注意关键词“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是在元朝时期,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泉州,故A为正确答案。

  答案:A

  6.(2014·海南卷)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除A项外,其它备选项均与以上题眼无必然联系,故答案为A。:7.(2013大纲全国卷)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台地多用宋钱”,说明清朝时期宋代的钱币在台湾地区仍在流通,由此可知清朝前期海峡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8.(河南省卫辉市一中20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6)“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封建王朝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解析:“朝奉”是官名,而“老板”是商名。徽商不愿称“老板”,说明不愿以商人的身份相称,究其原因是商人地位低下,受到歧视。故本质上反映了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答案:B

  9.(2014·江苏卷)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唐朝有关市的规定。依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唐前期只有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能设市;依据唐后期的规定可知,唐政府放宽了对市的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等说明允许设市,只是不满三千户的不设官员管理,故B项错误。依据“要路须置”(交通要道设置市)可知D项错误。“市令”等的设置表明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故C项错误。:10.(2014宁阳期中)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

  11.(湖北鄂州201届高三摸底,19)《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清朝官员认为葡萄牙人在澳门与广东商人通商,容易“激变”,于是“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可见清朝延续了明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A

  12.(2014·全国大纲卷)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到“假二千石”以及“倡乐”“奢侈”等信息说明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受到现实的挑战,故本题选择D项。A项说法错误,封建社会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