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贵州高考 >> 贵州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5贵州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16

2015贵州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16

中华考试网  2015-05-22  【

  一、选择题

  1.《简明广东史》记载,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元,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93元,比1837年减少了35.7%。导致广州对外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由材料得出1837到1846年,广州一口的进出口额减少,再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理应增加,于是得出五口通商分散了广州一口的贸易额,其根源在《南京条约》的签订,故A项正确。

  2.“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以及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答案 A

  3.《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司法主权被践踏

  B.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

  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中国涉外事件由外国管事官处理,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A项正确;处理民事事件“勉力劝息,使不成讼”是一种化解矛盾的方式,且非材料主要反映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行政层面的问题,故C项错误;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商华民在华法律地位不同,故D项错误。

  4.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答案 C

  解析 材料并没有涉及宣告洋务运动破产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更侧重于对国人的影响,没有涉及社会性质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救亡,主要表明国人的反应。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普通民众的反应,与知识分子无关,故D项错误。

  5.《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答案 D

  解析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可见是日本要求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故D项正确;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局面是在后来一战期间和全面侵华期间,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最凶恶敌人,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6.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部分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入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  )

  A.形成平等观念B.口诛笔伐,愤懑宣泄

  C.树立规则意识D.外争权益,内省公德

  答案 D

  7.下图是“台湾民主国”的国玺,该政权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当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答案 C

  解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在政治上成立了以唐景崧为首的“台湾民主国”,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台湾均为清朝的疆域,并未成立“台湾民主国”,故A、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时,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的中国人不可能担任台湾巡抚,故D项错误。

  8.“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天国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拜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洪、杨已转化为地主阶级 ②这实际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 ③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④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史实,洪、杨仍是代表农民阶级的领袖;②理解正确,这实际上反映了太平天国内部领导人之间的权力斗争;③不符合史实,洪秀全不是代表传教士的利益,而是借助拜上帝教宣扬反清革命;④理解正确,不管是儒家路线还是拜上帝教路线,都不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洪、杨都不能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

  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C.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 C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来解答,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发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领导者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实践了《天朝田亩制度》,故B项错误;C项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C项正确;D项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从自身因素内因方面考虑,故D项错误。

  10.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司法总长伍廷芳指出:“审判官之独扼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其权之重,殆莫与京(大)也……审判官为法律之代表,其司法之权,君主总统莫能干预。”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对审判官独断专行的反对

  B.对司法独立精神的支持

  C.维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精神

  答案 B

  解析 材料认为审判官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强调其权力的重要性,并非对其进行批判,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审判官“独扼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其司法之权,君主总统莫能干预”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护私有财产,故C项错误;三权分立是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属不同机构,防止专制暴政,保障民主,与材料注重司法独立精神不一致,故D项错误。

  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要有实权,主张总统制。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才同意把责任内阁这一条写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宪政原则,这种做法(  )

  A.导致政体频繁,社会政局动荡

  B.使权力过度分散,影响行政效能的提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D.属于“因人设法”,明显违背法律精神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共和制名存实亡,但没有导致政体频繁,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实行责任内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不会起到B项所表述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是孙中山废除总统制设立责任内阁制的目的,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有起到限制袁世凯的作用,故C项错误;从孙中山改变政治体制的做法,可知是受个人因素影响,没有体现宪政原则,故D项正确。

  12.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答案 D

  解析 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项不正确。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能挽救中国,故C项不正确,D项正确。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