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语文辅导 >>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考点聚焦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考点聚焦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0-20  【

  示例二:社会科学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长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用权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 鸦片贸易应语重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1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 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东印度农民。

  C. 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 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19. 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 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 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20.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 .《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 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 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解析]第17题: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B项所说“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从文中第一段“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的看,这句话原书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其余三项均为原书观点。

  第18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符合文意”应指符合本文作者的观点和看法。A项中“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是指英国的观点,而非作者观点。在原文第四段有“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一句中,“远见”是加引号的,表示否定。B项中“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属理解错误,“以邻为壑的政策”不是指把“鸦片销售给东印度农民”,而是“销往中国”,原文第四段中分析销售给东印度农民将会使英国公司受到损失,“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C项中黑斯廷斯遭受弹劾的原因不是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是在原文第五段中指出的“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D项原文意思一致。原文第三段有“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一句。

  第19题:答案为C。本题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理解的意思与原文恰恰相反,“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并非“最终将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是原文第四段中指出的“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B项中“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原因并非向中国偷运鸦片,而是原文第五段指出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D项中“东印度公司一度岌岌可危并非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是在原文第四段中提出的因“经营不善”。只有C项与原文意思一致。原文第三段中有“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一句。

  第26题:答案为A。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分析评判。A项与原文意思恰恰相反,原文第五段中运用了一个反问句“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表示对“马戛尔尼”不知情的强烈否定。意思相一致。其余B、C、D项与原文意思相一致。

12
纠错评论责编:guomu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book.examw.com

  • 中学英语第一实用阅读阅读精选120篇高考
    ¥31.80
  • ¥32.00
  • ¥39.00
  • 品鉴20年最美满分作文(高考卷)
    ¥29.80
  • ¥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