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8-27  【

  四.高考题例

  01.(2004江苏历史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02.(2003春季文综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03.(2003江苏历史5)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

  04.(2006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0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6.(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07.(2007重庆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08.(2008全国文综Ⅰ卷37题第(1)、(2)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123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