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生物技术实践》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生物技术实践》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2-10  【

  6.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答案] A

  [解析] 实验课题是“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因此设置的2组实验应该是: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另一组用加酶洗衣粉作实验组。如果设置3组也正确,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实验组设置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7.(2014·全国大纲,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 C

  [解析] ①中的条件是营养物质充足,又及时去除代谢产物,消除了代谢产物对种群的影响,种群的生长在一段时间呈“J”型增长,丙曲线符合这一变化趋势;②中不补充营养物质,不去除代谢产物,即环境条件影响种群的生长,种群会呈现“S”型生长,甲曲线符合这一变化趋势;③中碳源为葡萄糖和乳糖,当葡萄糖消耗完后,种群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当有些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后,又呈现一段时间的增长,随后到达K值,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生长环境,种群数量还可能在到达K值后下降,乙曲线符合这一变化趋势。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8.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答案] A

  [解析] A项正确,酵母细胞体积大,适合用包埋法,酶体积小,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B项错误,一些反应产物可以与酶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酶的活性;C项错误,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变;D项错误,细胞内酶种类有限,且酶具有专一性。

  9.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对照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B.洗衣粉用量、污渍种类和洗涤温度等无关变量全部相同且适宜

  C.根据相同时间内污渍去除程度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

  D.根据污渍完全洗净所需时间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A

  [解析] 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用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对照。

  10.(2014·淮安二模)下面是某同学用动物肝脏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烧杯中加入肝脏和蒸馏水并进行搅拌,使细胞破裂释放核物质

  B.调节NaCl溶液浓度至0.14 mol/L,过滤后取滤液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

  C.在含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使蛋白质与DNA分开

  D.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二苯胺试剂后溶液呈蓝色

  [答案] C

  [解析] 因肝脏细胞没有分散开,在烧杯中加入肝脏和蒸馏水并进行搅拌,不能使细胞破裂,应研磨;DNA在0.14 mol/L 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过滤后DNA不在滤液中;嫩肉粉中有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二苯胺试剂后需加热溶液才能呈蓝色。

  11.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研究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

  B.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不会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的底物都可以是大分子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反复使用,催化反应的速率会受环境影响

  [答案] D

  [解析] 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包埋法;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因而可能会对其活性产生影响;固定化细胞催化的反应一般是利用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在细胞内进行,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因此不适合催化大分子底物;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因而可反复使用,但环境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的生命活动。

  1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毛霉可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豆腐坯表面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应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

  D.加入较多的香辛料既能调味又能缩短腐乳成熟的时间

  [答案] D

  [解析] 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内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从而改变豆腐的成分和口味;豆腐坯表面长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都利用豆腐内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因而存在竞争关系;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18℃;加入较多的香辛料能调味,杀菌防腐,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