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5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试题

2015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试题_第6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1-08  【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轮辐盖轸,皆 有 职 乎 车 而 轼 独 若 无 所 为 者 虽 然 去 轼 则 吾 未 见 其 为 完 车 也 轼 乎吾 惧 汝 之 不 外饰 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 也。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

  20.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 ;苏辙,字 。(2分)

  21.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2分)

  23.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与蒋干“两过江东”大有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2)简述《红楼梦》中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悲剧。(6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事件真相尚未明了,“错在政府”的骂声早已四起,“人人喊打”的喧嚣中,“有罪推论”颇受欢迎,辟谣信息却乏人顾及;电影上映,正常的观影感受变身为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极端言辞充斥网络,戾气横生;为求编制,万千学子趋之若鹜,高学历俯身于冷岗位,“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为图方便、求速成,民众不循正轨,走捷径、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规则权当过眼云烟,“唯结果论”渐成价值标尺。这些现象,共同勾勒出当前社会心态的失衡图谱。每一种不良心态的滋生,都是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的真切投影。而它们的固化、交织与扩大、蔓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一旦不良心态成为社会习惯,影响的不仅是公共秩序的稳定,更直接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越是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越需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所有人的精神导引和行为坐标。而良性心态的形成与稳固,需要日积月累的共同努力。政府的角色,在于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从源头上铲除权力寻租、利益交换的“温床”,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每一个公民,同样不能缺席,个体情绪的状态,与整个社会心态的生长轨迹息息相关。只有更多人的心态步入良性轨道,通向 “中国梦”的步伐才会愈加坚实。

  (选自郑轶《修复不良心态,谁也不能缺席》,《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有删改)

  24.请简要概括当前社会心态失衡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5 .社会心态失衡如果蔓延下 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5分)

  26.针对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种种表现,结合材料,简述作为公民应如何面对。(6分)

  语文试附加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评分建议】6分。画对1处得1分。画斜线超过6处者,先计算答对的处数,再减去多画的处数,然后计分,直到减至0分。

  20.子瞻 子由(每空1分)

  21.取名“轼”,希望他从车轼中懂得“外饰”,不要过于张扬、外露;取名“辙”,希望他像车辙一样“善处乎祸福之间”,平安、远祸。(每点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 D(A.掉包计是王熙凤提出的;D.这句话是针对自己的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死后两个多月就改嫁而说的。)

  23.(1)蒋干第一次过江,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第二次过江,把庞统引见给曹操,使曹操中了“连环计”。(每层2分)

  (2)尤三姐痴恋柳湘莲五年,痴心等他,(1分)后贾琏向柳湘莲提亲,柳听闻是个绝色的人物便允了,(1分)后来向宝玉打听,知道三姐是东府的人,他认为东府只有那石狮子干净,(1分)便去向尤家索回定礼,(1分)三姐不堪受辱,用他给的定礼——鸳鸯剑自尽。(1分)湘莲没想到三姐如此标致、如此刚烈,后悔莫及,丧事完后,出家而去。(1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1、对于信息,不辨真伪,群起攻之;

  2、对于感受,言辞极端,缺乏理性;

  3、对于工作,追求安逸,依赖体制;

  4、对于价值,“唯结果论”,追求“捷径”。

  【评分建议】每点1分。不加概括,直接抄录为0分。

  25.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甚至影响公共秩序的稳定,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6.作为个体,应增强“主体意识”,(1分),推动并参与政府的“制度设计”(1分),辨明事件真相(1分),提倡理性表达(1分),力戒安逸心态(1分),遵守“社会规则”(1分),共同致力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来源:学科网]

  【评分建议】答案不拘泥于字句,意思对也可。但应注意扣住“个体”,“针对现象”,体现“论述”的要求。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