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注册会计师 >> 模拟试题 >> 经济法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训练试题及答案19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7年6月28日]  【

  11 甲公司是一家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其生产的蓝光播放机首次投放市场,为了扩大蓝光播放机的销量,甲公司对其首次上市定价采用了低于其他企业价格的策略。甲公司对蓝光播放机首次上市采用的产品上市定价法是(  )。

  A.渗透定价法

  B.转移定价法

  C.细分定价法

  D.撇脂定价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产品上市定价法的内容。渗透定价法是指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时确定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以便抢占销售渠道和消费者群体,从而使竞争者较难进入市场。选项A是正确的。

  12评估战略备选方案的成功标准不包括(  )。

  A.可行性标准

  B.可接受性标准

  C.适宜性标准

  D.可理解性标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战选择过程。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三个标准:适宜性标准、可接受性标准、可行性标准。

  13 2000年,法国电信斥资432亿欧元收购了英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0range公司的全部股票,成为欧洲第二大移动通信公司,法国电信所采用的公司战略是(  )。

  A.纵向一体化

  B.内部发展

  C.横向一体化

  D.战略联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竞争企业的战。法国电信通过并购成为欧洲第二大移动通信公司。

  14 在价值创造和增长率矩阵中,处于不同象限的业务单位(或企业)应当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属于增值型现金短缺(即处于第一象限),并且高速增长是长期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成熟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B.如果属于增值型现金剩余(即处于第二象限),则首选的战略是回购股份

  C.如果属于减损型现金剩余(即处于第三象限),则首选的战略是增加股利支付

  D.如果属于减损型现金短缺(即处于第四象限),则应通过借款来筹集所需资金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增值型现金剩余首选战是利用剩余现金加速增长,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减损型现金剩余的首选战是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减损型现金短缺应根据行业或公司特点选择重组或出售,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15 下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而非目标

  B.内部控制应该向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绝对保证

  C.内部控制应该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D.内部控制应该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内部控制只能向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所以选项B错误。

  16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B.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C.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D.评价工作应当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选项A体现的是全面性原则,选项B体现的是重要性原则,选项C体现的是客观性原则。

  17 下列关于研发的战略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通过提供低成本的产品或改良的差异化产品可以强化价值链

  B.根据安索夫矩阵,研发支持四个战略象限

  C.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研发会加速现有产品的衰退,因而需要研发来为企业提供替代产品

  D.根据波特的基本战略,可以通过产品求精来实现市场渗透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关于研发的战作用可以通过教材之前讨论的战模型来了解:波特的基本战。产品创新是产品差异化的来源。流程创新使企业能够采用差异化战或成本领先战。选项D错误。

  波特的价值链。研发被纳入价值链的支持性活动。通过提供低成本的产品或改良的差异化产品可以强化价值链。

  安索夫矩阵。研发支持四个战象限。可以通过产品求精来实现市场渗透战和市场开发战。产品开发和产品多元化需要更显著的产品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研发会加速现有产品的衰退,因而需要研发来为企业提供替代产品。

  18 甲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最近该公司曝出食品质量丑闻,经调查,原因是采购部门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该公司经过自查,发现采购部并未针对采购环节制定明确的质量验收标准,造成原材料质量失控。这表明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  )。

  A.设计缺陷

  B.运行缺陷

  C.重大缺陷

  D.重要缺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设计缺陷是指企业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需控制,或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及未能满足控制目标。该公司没有针对采购环节制定明确的质量验收标准属于设计缺陷。

  19 为了确保企业的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W公司总经理要求相关部门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该公司强调的是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内部监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基本规范将控制活动或控制措施概括为7个方面,即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 效考评控制等。同时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 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20 A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电信公司,其股票即将上市交易。目前,董事会正在考虑如何在充分解决客户投诉的方面加强内控;并且鉴于竞争对手公司最近因滥用会计准 则而倒闭,该董事会还考虑要加强对正确编制会计记录的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运营角度考虑,公司都有必要在上市后成立审计委员 会。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下列各项不属于该公司审计委员会职能是(  )。

  A.监督内审部门,核查内审时是否充分考虑了为防止问题出现及取得客户投诉的支持性证据而设计的程序

  B.负责指定和撤换公司的外聘审计师

  C.应每年至少与内外部审计师会面一次,并探讨包括任何可疑的舞弊行为或会计问题在内的事项

  D.在掌握了关于内控系统的重大审计发现及事项后,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监督内审部门。作为内审工作的监督机构,该委员会应当核查内审时是否充分考虑了为防止问题出现及取得客户投诉的支持 性证据而设计的程序。而且,审计委员会应负责指定和撤换公司的外聘审计师,确保外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以适当方式复核他们的工作。审计委员会应每 年至少与内外部审计师会面一次,并探讨包括任何可疑的舞弊行为或会计问题在内的事项。在掌握了关于内控系统的重大审计发现及事项后,审计委员会应及时向董 事会报告。选项D错误。

  21 甲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战略实施之后,各个董事提出了战略控制的步骤,由于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而在会议上争论不休,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执行策略检查一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一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一监控一奖励

  B.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一执行策略检查一监控一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一奖励

  C.监控一执行策略检查一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一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一奖励

  D.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一执行策略检查一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一监控一奖励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正式的战控制系统包括下列步骤:步骤l,执行策检查;步骤2,根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步骤3,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步骤4,对战过程的正式监控;步骤5,对于有效实现战目标的业绩给予奖励。

  22 下列关于损失融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损失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资金、声誉、技术、品牌、人才等

  B.损失事件融资分为预期损失融资和非预期损失融资

  C.损失融资是损失事件管理中最有共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D.非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损失融资。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23红十字会是最普通的非营利组织,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营利组织的首要目的是(  )。

  A.提高社会福利

  B.促进政治变革

  C.促进社会变革

  D.降低成本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以非营利目的成立的组织,其首要目的是提高社会福利、促进政治和社会变革,而不是营利。

  24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规定,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该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这表明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应遵循(  )。

  A.全面性原则

  B.制衡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风险性原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内部控制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重要性原则指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该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制衡性原则指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适应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成本效益原则又称为成本与效率效果原则,就是指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1 2
责编:jiaojiao95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