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原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第四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2月21日]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国体决定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都实行议会君主制,英国是其典型代表。

  二元君主制是由君主和议会同掌国家政权,世界上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等国。

  (2)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民主共和制,它是比较完备、成熟和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所产生。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组成内阁,并确定内阁总理。如现今的德国、意大利等国就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民主共和制除了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以外,还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半总统制与委员会制。

  半总统制是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它是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3)专制独裁制

  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曾出现过专制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这种专制独裁政权目前已不存在。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多种多样,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实现其阶级专政、巩固其政权、保障其根本经济利益的政治统治形式。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1)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曾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实行。

  (2)两党制

  两党制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完全相同,其区别只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式方法不同,或分别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利工具。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3) 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2、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宣扬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秘密选举的原则,在形式上承认劳动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资产阶级在实行普选制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劳动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到种种限制。

  所以,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由定期选举产生的议员所组成,由议长担任领导。

  议会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一院制是由一个单独的议会行使职权。两院制是由两个议会行使职权。两院制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名称不同,如美国称参议院和众议院,英国称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法国称参议院和国民会议。

  议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有的国家称为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政府由总理或首相负责领导,而在总统共和制国家中,一般由总统直接担任政府首脑。

  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3)资本主义的法院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它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一般由法官所主持的各个审判法庭所组成。资本主义的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机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4)“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法院,一般来说,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三权互相制衡,这就是所谓的“分权制衡”原则。

  实际上,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

  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整体,是为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统一而不可分割。所以,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当然,在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激烈角逐时,分权制也会导致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局面。

  3、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一般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

  资产阶级民主要求在抨击和摧毁封建统治,教育和动员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封建制度,加速从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这些制度被资产阶级作为民主制的标志而加以推崇和颂扬。

  实际上,民主从来就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所谓“一般民主”。资产阶级民主表面上以全民普遍民主的形式出现,宣扬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甚至在法律上承认公民的某些民主权利。但是,劳动人民实际上只是在资产阶级的统治范围内,在不危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剥削制,不影响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权的前提下,享有某些有限的权利,不可能改变其被统治的地位。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服务。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2、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所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他们以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动的唯一推动力,宣扬“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原则,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哲学。

  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其论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从感性出发而趋乐避苦,总是从生理本能的需要而追求于己有利的事物,从而得出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结论。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并不是人的本性,更多表现为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本性。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深刻写照。

  (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总之,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立足于利己主义之上,是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应当明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也保留和存在着一些好的社会风尚,这些优秀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不能与资产阶级道德观混为一谈。

责编:61346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