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预防医学(二)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预防医学(二)》章节习题:第3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27日]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 工伤

  2.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

  3.干热环境 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

  4.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5.感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6.振动性白指

  二、选择题

  1.A 2.C 3.D 4.D 5.B 6.C 7.E 8.A

  9.C 10.A 11.A 12.D 13.B 14.A 15.D

  16.AE 17.ABCDE 18.ABCDE 19.AE 20.A 21.D

  22.E 23.C 24.A

  三、名词解释

  1.occupational hazard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生产性毒物 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 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

  4.Silicosis 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5.PTS 噪生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四、简答题

  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1)职业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法与各种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监督包括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卫生监督。

  (2)工程技术措施: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产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采取机械化、自动化、远距离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

  (3)个人防护与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狼嚎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4)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

  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4)癌症。

  (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

  3.中暑的临床表现:

  (1) 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40度。

  (2) 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痉挛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3)热衰竭。起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防护措施:(1)技术措施。(2)保健措施:①加强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或入暑前体检;②合理供给清凉保健饮料及食品;③加强个人防护。

  (3) 组织措施 ①落实防暑降温工作;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③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

  4.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 振动可影响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改变,以及晕车病等。

  (2)局部振动病 表现为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手麻、手痛,骨关节、肌肉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1)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

  (2)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的作用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阴力增加、血压不稳。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