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学校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校心理学模拟习题(2)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2月23日]  【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1.√【解析】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童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2.X【解析】初中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3.√【解析】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4.×【解析】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5.×【解析】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

  6.×【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r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7.x【解析】分组教学有其优点同时也有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见教学组织形式章节。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

  8.√【解析】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是正确的。

  9.依据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9.√【解析】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10.√【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题千说法是正确的。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意义学习

  1.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个人本位论

  2.个人本位论: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

  3.隐性课程

  3.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4.榜样法

  4.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教育(狭义)

  5.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简述素质教育患想的基本观点。

  2.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七、论述题(共10分)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答案要点】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这是重庆一中学由学生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桌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要点提示】

  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责编:chaoli9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