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认知心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自考认知心理学模拟习题(5)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2月6日]  【

  四、名词解释

  22.what和where通路:what通路从枕叶中的初级视皮层向颞叶下行,主要负责加工视觉刺激的颜色、形状、和特性。

  where通路则从枕叶向顶叶上行,主要负责位置和运动信息的加工。这样,为了识别外界环境中的物体和所发生的事件,特征信息至少要输送到两个不同的系统。

  23、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24、纯粹暴露效应:是指被试对原来不熟悉,但现在通过暴露而熟悉了的刺激的偏爱,因此也称偏爱效应。因为在实际的测验期间并没有提及先前的学习情节,所以,纯粹暴露效应,在性质上,属于内隐记忆任务。

  25、范畴流畅性:这种任务通常要求被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各种范畴成员的名字。这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查语义记忆损伤情况的测验。

  26、问题同构:有着同样的根本结构和解决办法,但细节不同的问题称作问题同构。

  五、简答题

  27、视觉忽视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或特点?

  答:视觉忽视:视觉忽视病人通常右半球顶叶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导致他们在简单的定向任务上存在困难,换句话说,他们不能注意到对侧空间。典型的这种视觉忽视病人,可能会撞上其左侧视觉空间里的东西,可能只吃盘子中右侧的食物。当要求临摹一幅图时,病人可能只画图的右边的一半或图中物体的右边的一半。要求划线时,病人可能只划右边的一半。病人并不觉得自己的作业有多奇怪。

  28、什么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它是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的?

  答: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

  实验要求被试从词的物理特性、听觉特性、语义特性或自我参照等四个角度,对词表进行加工。当人们联系自身加工或考虑一个词时,该词的记忆效果最好。在自我参照研究中,同不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相比,人们更可能回忆出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

  29、语音中介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语音中介假设或间接通达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种假设认为,我们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个过程显然是间接的,因为按照这种假设,我们必须经过把视觉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这样的中介环节。

  30、什么样的证据能够证明,关于合理性的信仰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方法?

  答:具体而不是抽象问题:(1)Griggs和Cox(1982)的饮酒年龄任务实验

  (2)Johnson-Laird,Legrenzi和Legrenzi(1972)的信封邮票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向被试呈现四种材料,一种是未封口的信封的背面,一种是封了的信封的背面,另外两种是分别贴有50里拉和40里拉邮票的信封的正面。被试的任务是检查寄信人是否违反了邮政局关于“封了的信封必须加贴50里拉邮票”的规定。要求被试应该翻看哪一个或哪几个信封;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那个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翻看封了的信封,本质上属于肯定前件,而翻看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本质上属于否定后件。这项实验说明,在“抓住不守法者”这种具体的实际的推理任务中,人们能够自发地应用否定后件这种证伪的推理方法。

  问题的合理性: Kirby(1994)的饮酒年龄任务实验

  Wason(1968)的字母数字任务实验是如何做的?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1..Wason(1968)有关证实偏向的经典实验。Wason所用的材料为四张正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一面上有一个英文字母,另一面上有一个数字。这四张卡片上的字母和数字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则,即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的话,那么,它的另一面是偶数数字。Wason要求被试回答,为了查明这个规则是真还是假,需要翻看哪一张或哪几张卡。在Wason的经典实验中,大多数被试翻看“E”卡片,实质上采取了肯定前件的方法。人们渴望肯定前件,而不愿意通过寻找反例否定后件。

  2..Wason的选择任务说明了人们在解决推理问题时的证实偏向。人们宁愿尽力志证实一个假设,而不是尽力去证伪。在他的经典实验中,平均89%以上的被试使用证实假设的策略。人们渴望肯定前件,而不愿通过寻找反例否定后件。只有25%的被试选择否定后件这种合适的策略。

  2.哪些试验能够说明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答:1..Griggs和Cox(1982)的饮酒年龄任务实验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以大学生为被试,适用选择任务的变式进行实验。他们的任务集中在饮酒的年龄上。与Wason(1968)经典的字母数字任务相比,饮酒年龄稳如要具体的多。问题如下:想象你是一名值班警官,你面前的卡片上有4个人的信息。卡片的一面是一个人的年龄,另一面是这个人正在喝的饮料种类名称。规则:如果一个人正在喝啤酒,那么,这个人必须超过19岁。为了确定这些人是否违反了这个规则,你需要翻看一张或几张卡片。请选出你需要翻看的卡片。 4张卡片分别标有“啤酒”、“可乐”、“16岁”、“22岁”。他们发现,尽管他们的被试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标准的、抽象的选择任务上,做出正确的反映,但在尝试解决饮酒年龄问题的被试中,73%的被试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项研究证明了当被试所接受的是具体的选择任务,而不是象翻看字母/数字那样的标准的、抽象的任务时,被试的选择成绩要好。

  2..Kirby(1994)的饮酒年龄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问题规则是:如果一个人在喝啤酒,那么,这个人必须超过19岁。可供选择的四张卡片信息为:“啤酒”“可乐”“16岁”“22岁”;在Griggs和Cox的研究中,年龄不超过19岁的卡片上,年龄标志为“16岁”。Kirby(1994)的研究证明,关于合理的信仰,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方法,即是否翻看年龄不超过19岁的卡片,检查这张卡片另一面上饮料的名称。Kirby对这个饮酒年龄任务做了部分调整,使得一种条件下年龄不超过19岁卡片上的年龄标着为“4岁”,而另一种条件下,年龄不超过19岁卡片上的年龄标志为“18岁”。 结果发现,同设计到检查一个4岁的孩子是否正在引用啤酒这种测验相比,当测验设计到检查一个18岁的人是否正在饮用啤酒时,人们更可能使用否定后件的方法。 实验说明了:合理性(一个18岁的人饮用啤酒要比一个4岁的孩子饮用啤酒合理得多)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证伪的推理方法。

  3..信封邮票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向被试呈现四种材料,一种是未封口的信封的背面,一种是封了的信封的背面,另外两种是分别贴有50里拉和40里拉邮票的信封的正面。被试的任务是检查寄信人是否违反了邮政局关于“封了的信封必须加贴50里拉邮票”的规定。要求被试应该翻看哪一个或哪几个信封;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那个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翻看封了的信封,本质上属于肯定前件,而翻看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本质上属于否定后件。这项实验说明,在“抓住不守法者”这种具体的实际的推理任务中,人们能够自发地应用否定后件这种证伪的推理方法。

  六、论述题

  31、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半空间忽视并不损伤病人调整注意窗户大小的能力?

  答:Hillis等人在病人NG身上所做的研究实验。

  一、实验目的:

  脑损伤病人的注意空间范围是否可以调整。

  二、实验程序:

  脑损伤病人NG,双侧同时呈现刺激时,表现为右侧触觉消失。在视觉任务上,表现出严重的右半空间忽视。刺激为视觉呈献200毫秒的圆环,这些圆环或者左边有缺口,或者右边有缺口。NG的任务是判断圆环上师是否有缺口。实验1意图通过在不同位置上呈现圆环,来改变注意窗口的大小(如图P94)。实验2意图通过变化刺激(圆环)大小改变注意窗口的大小

  三、实验结果:

  实验1:当圆环总出现在屏幕中心,并且缺口在右边时,NG的漏报率为94%;当圆环随机地出现在左、右或中心等不同位置时,对出现在屏幕中心且缺口在右边的圆环,NG的漏报率为46%;当圆环出现在屏幕右侧且缺口在右边时,NG的漏报率为88%。说明NG能调整注意窗口的大小。

  实验2:所有的圆环都呈现在屏幕中心。只有出现小圆环(45毫米)且小圆环的缺口朝右时,NG的漏报率为92%;当大(85毫米)、小圆环随机出现时,同样是确口朝右的小圆环,NG的漏报率为60%。说明出现的大圆环放大了NG的注意窗口。

  四、讨论与结论:

  两项实验说明,(1)半空间忽视并不损伤病人调整注意窗口大小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注意损伤的性质作一些限制;(2)非优势顶叶损伤,能导致半空间忽视这种注意缺陷的梯度变化。注意窗口的中心,忽视现象最轻,脑损伤对侧注意窗口的边缘,忽视现象最严重。Hillis等人的结果也支持视觉空间注意的“变焦透镜”隐喻。

  3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专业知识。专家在特定领域的代表性任务上,总是有不俗的表现。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年的努力和实践。Ericsson和他的同事们(1993)发现,一组20岁的老练的小提琴演奏者,每个人都花过10000多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地练习。专家并不只是比其他人更“聪明”。Ceci和Liker发现,赌赛马方面的专家,其智商并不比非专家高,主要是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胜过他人。

  ① 知识基础

  ② 记忆:专家和新手记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信息的能力不同。专家的记忆技能是非常特异的。

  ③ 表征:新手和专家表征的能力也不同。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表面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结构。

  ④ 问题解决途径:同新手相比,当专家遇到一个其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新问题时,他们更可能使用手段-目的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把问题分成几个子问题,按照特定的顺序解决问题,专家开始工作之前,规划问题解决步骤的能力更强,专家适用类推途径的方式不同。解决问题时,专家更可能对不同问题之间结构上的相似性作出评价,新手更容易受到表面相似性的干扰,因此经常选择不合适的源问题。

  ⑤ 对初始状态进行精细加工:同新手相比,专家对问题的初始状态考虑得更彻底。而新手没有提供任何背景框架,而是立即开始产生各种反应。专家有广泛知识基础,准许他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进行精细加工。

  ⑥ 速度和准确性:专家对问题的解决更快,准确性更高,因为它们的操作更加自动化,专家能够同时考虑几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

  ⑦ 元认知技能: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的一个重要成分。专家对自己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能力更强。专家似乎能够更好地判断问题的难度。他们也能更好地意识到什么时候他们正在犯错误,他们也能更恰当地分配时间。

  ⑵心理定势。是指一种心理上的惯例或不动脑筋的僵化,这种惯例或僵化往往阻碍有效的问题解决。

  Luchins(1942)的水罐问题是有关心理定势的经典实验。有三个水罐,A、B和C。列出三个水罐的容积。为了得到一定量的液体,可以使用这些水罐。Luchins发现,几乎所有被试,在解决了问题1-5之后,坚持用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6和7。心理定势不仅干扰问题解决的质量,也干扰问题解决的速度。

  ⑶功能固着:是指我们给物体所指定的功能,倾向于是固定的或稳定的。

  ⑷问题的性质:顿悟和非顿悟问题。当我们解决类似顿悟问题时,问题的解决办法,通常会突然闯入我们的头脑。而且,我们会立即认识到这个解决办法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当我们遇到非顿悟问题时,我们通常使用推理技巧和一套常规的解决程序,逐渐地解决问题。

  元认知、语言与顿悟和非顿悟问题解决的关系

  当解决顿悟问题时,一旦我们接近正确的解决办法,我们会体验到信心的突然跳跃。事实上,信心的突然增高,可以用来区别顿悟和非顿悟问题。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chaoli9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