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认知心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自考认知心理学模拟习题(4)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2月6日]  【

  三、填空题

  16.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分散注意 ),第二个阶段是( 集中注意 )。

  17。在各种记忆测验中,要求人们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的测验称作( 外显 )记忆测验,而不要求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而只是完成一种知觉或认知任务的测验称作( 内隐 )记忆测验。

  18.在研究意识和无意识过程时,过程分离程序以( 自动加工 )和( 控制加工 )的区分作为其理论基础。

  19.按照最简单的特征途径,有生命物体和人造物体的特异性损伤,分别由( 知觉 )和( 功能 )这样两个特征子系统受损所造成。

  20.按照表象以命题码形式存储的观点,表象是( 语言 )而不是( 知觉 )的“近亲”。

  21.有研究者认为,对汉语书面语来说,语音信息虽然对于在( 工作 )记忆中保持信息有重要作用,但对于通达词的( 语义 )表征来说,作用非常有限。

  四、名词解释

  22.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为完成任务,被试不得不面临一种选择,即不得不从印刷颜色和意义两个维度中选出印刷颜色这一维度。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然而词本身的意义作为分心刺激干扰了被试对印刷颜色的命名。

  23.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例如,向一个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词,“dax”和“kay”。如果这个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day”。

  24.负启动:研究者创设并比较了两种条件。其中一种条件下是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色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匹配。结果发现,被试的颜色命名显得特别困难。认为一定是起干扰作用的Stroop刺激词的意义,受到了抑制。其逻辑是,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色进行命名,要相对困难。将上面这种现象命名为负启动。

  25.范畴特异性损伤:相对于无生命物体来说,病人的有生命物体方面的知识操作更为严重。将这种现象称作范畴特异性损伤。

  五、简答题

  26.在Posner和Cohen(1984)看来,视觉注意应该包含几个成分?各是什么?

  答:Posner 和Cohen(1984)研究单侧视觉忽视病人。结果需要用视觉注意的三个成分来解释。

  (1)把视觉注意施加(Engage)到一个目标上;

  (2)把注意从一个目标上解除(Disengage);

  (3)把注意转移(Shift)到新的目标上。

  27.为什么基本范畴相对而言具有特殊地位?

  答:⑴人们用基本范畴名称来标明物体的身份。当人们想表达一个概念时,基本范畴已经足够了;

  ⑵基本范畴成员具有普遍属性;

  ⑶基本范畴名称产生启动效应。

  ⑷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基本范畴对于普通人具有特别的价值,但是,对于专家来说,下为范畴可能也有特殊意义。

  28.关于视觉词汇识别,研究者提出了哪几种假设?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答:1)是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

  2)语音中介假设,或间接通达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3)第三个假设叫做双通路假设,认为有关词意义的语义记忆,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语音通路,间接达到。

  29.最小附加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

  六、论述题

  30.有关注意选择发生的精确位置,代表性的理论有哪些?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看来,尽管信息平行的进入系统,但是,却只能暂时地保存在缓冲记忆中。除非信息被选择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加工,否则信息会丢失。只有当信息通过过滤器进入有限容量通道时,信息才会被识别。这意味着从平行输入的信息中所作出的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水平上。因此,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2) Treisman(1964)的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如果到来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挡,那么与当前与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与个体相关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词的激活,使之超越意识阈限。这是一个比较折衷的理论,她认为,非注意的信息得到衰减,结果只是最重要的信号才能够突破过滤器。

  3) Deutsch和Deutsch的晚期选择理论,在该理论中,对平行加工的限制,更靠近晚期的反应阶段,而不是早期的识别阶段。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在加工的早期被选择,而是在完全加工之后。

  31.人们在解决推理问题时,典型地采用哪几种认知策略?

  答:1)信仰偏向效应。我们的背景知识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当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基于先前的信仰而不是逻辑规则做出判断时,就会出现信仰偏向效应。

  2)仅仅构建一个前提模型。人们经常仅仅为条件推理问题创建一个模型,即使是在不存在信仰偏向效应的场合。

  3)违法变换。违法变换是指,我们不恰当地把部分问题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当人们使用否定前件这种错误的方法时,人们会犯违法变换错误。

  4)证实而不是证伪。

  5)不能把知识迁移到新的任务中。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chaoli9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