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2)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1月30日]  【

  四、判断正误

  1 .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可以单独产生心理活动。N

  2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Y

  3 .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说明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N

  4.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人和动物的心理都差不多。N

  5.所有唯物主义心理观都可以正确解释心理的实质。N

  6.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只要有了正常人的脑,便可以产生人的心理。N

  五、简答

  1、如何理解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答:客观现实是指个体的意识之外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有机体内的物质和精神因素。人的心理是客既现实的一种映象。如果没有客现现实的影响,人就不可能产生这种相应的映象。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的作用,人就可能产生们么样的映象。例如,当你看到了一束鲜花,你脑子里就会产生一束鲜花的映象。可见,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就没有人的心理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心理现象。所以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内容和源泉。这就说明,客观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有了反映的对象存在,人才可能形成相应的映象。

  2、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狼孩“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影响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极为复杂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条件。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儿童不可能产生和形成人的心理一个孩子尽管生下来是正常的;但是,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教育影响,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智慈和性格。 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各种渠道,以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接触到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为媒介而产生的。由于各种渠道和媒介的差别,便形成了人的心理的各种差异。所以说,儿童的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垅、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4、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①主体与客体、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性②内部发展的驱动力③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④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⑤心理发展有不平衡性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性⑦心理发展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⑧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六、实例分析

  孟子自幼丧父,由孟母教养。传说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三迁其舍,从“其舍近墓”到“近居市旁”,最后“徙舍学宫之旁”,终使孟子成为儒家大师。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答:我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给了人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启示。我们从中可知道,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这样才能学到好的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要造就一个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重要,如果一个人身处良好的环境,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发展,反之,有可能走上邪路用心理发展的辩证观解释:遗传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就要依赖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chaoli9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