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艺术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艺术概论》全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0日]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两者的关系表现在:(1)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25.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1) 灵感是创造性劳动中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要科学地解决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就应该对灵感现象有正确的理解。(2)灵感的特征有三点:突发性,事先难以预料和控制;超常性,极为兴奋、强烈的创造激情;易逝性,持续时间短暂,稍纵即逝。(3)灵感来自强烈的生活感受、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观苦的艺术构思。形象思维和灵感具有交互作用,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26.简述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其基本特征有三个:

  (1)造型的形式美的追求。建筑造型运用对称、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讲究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注重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群体、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建筑的布局以人本,体现一定的时代、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理想。(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27.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

  (1) 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人们鉴赏的多种不同需要,文学体裁的不同要求等方面,说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乃是社会发展和文艺繁荣的客观需要和必须趋势。(2)结合艺术发展的历史事实,指出反动统治阶级对官方风格的提倡及对其他风格的扼杀。(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因此,应当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提倡风格的多样化。
  28.简述艺术家和特征: (1)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2)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实践活动进程的分析,可以将人类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制约和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同时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并且体现出了物质生产不同的特殊性。而艺术创造又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即审美的精神生产。艺术家正是从事审美精神生产的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的人物殉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30.举例说明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感、理想的变化,使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审美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地休息。(4)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彼此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实现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