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国文化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仿真试题及答案一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11月10日]  【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即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陆续也有,直至晚期的宣王朝。

  实施特点:

  (1)作为一种制度,它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2)旨在维护王室统治的分封实际上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文化意义: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了灿烂的“百家”文化。

  2、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我们说中国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指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地位的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其中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最主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这种带有礼制性的建筑制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礼记》中的宫室制度就是当时的宗教礼制在建筑上的物化。古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孔子曾批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时用“山节藻榄”为不智,说明建筑上的礼制观念在当时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礼制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