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法学类 >> 犯罪学(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犯罪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3月8日]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BE )

  A.康德 B.贝卡利亚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E.边沁

  32.犯罪现象的属性有( ABDE )

  A.政治性 B.历史性

  C.恒长性 D.社会性

  E.文化性

  33.犯罪学关于犯罪原因研究关注的是( ABCD )

  A.犯罪发生的根源 B.犯罪发生的条件

  C.犯罪发生的相关因素 D.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犯罪产生的原因

  E.犯罪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

  34.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是( AB )

  A.互相对立的 B.互相依存的

  C.互相包容的 D.互相认同的

  E.互为主从的

  35.影响个体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ABCDE )

  A.不良的认识观念 B.畸形的需要

  C.不良的动机倾向 D.偏执变异的性格特征

  E.消极的心理状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的起伏律: 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 的发展变化。37.犯罪组织形式: 是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

  38.犯罪原因等级: 是指由于构成犯罪原因系统的各种因素在对犯罪结果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力度和范围 不同,从而形成的组类层次的差别

  39.职业型被害人: 是指由于其职业特征,容易成为犯罪行为的侵害目标的被害人。

  40.因果分析预测法: 是从分析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入手,通过统计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揭示预测目标与 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来进行定量预测的方法。

  41.疏导性预防: 是对有犯罪倾向的风险偏好者,通过教育、劝导和帮助,疏缓和排解他们的郁闷、仇 恨、偏激情绪,帮助他们消除困难和挫折感,促进他们消除犯罪意念,从而达到预防犯罪 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社会学在现代犯罪学研究中的地位及其体现。

  (1)在现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社会学居于主导地位。

  (2)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成为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②社会原因被视为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 犯罪的社会预防成为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

  43.简述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之间的关系。

  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犯罪动机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性;犯罪 行为是外在的活动表现。 (2)犯罪动机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力;犯罪行为 是犯罪动机的外在表现,是犯罪动机实践的承担者。

  44.简述差异交往论。

  (1)差异交往论亦称不同接触论,是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提出来的。 (2)这种观点认 为,人的犯罪行为,包括方法、动机、冲动、态度和合理化解释的特定倾向等,是在交往 的互动中习得的。 (3)这种习得主要发生在与犯罪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种群体中, 群体成员频繁接触,其中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会在互动中学到,这种接触是不同接触, 故称为差异交往。

  45.简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1)犯罪预防可避免和减少犯罪对社会造成的损害。 (2)犯罪预防是保证社会稳定的 根本性措施。 (3)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述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1)情境犯罪预防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形式,它通过管理、设计等形式,建立一种特定 46、 的预防犯罪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机会而预防犯罪。 (2)情境犯罪 预防最初来源于环境预防犯罪观,其理论基础是理性选择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 (3)情境 犯罪预防的关键是通过环境设计和管理抑制潜在犯罪人的犯罪决断, 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 目的。 (4)通过采取情境犯罪预防的各种措施,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①增大犯罪的 代价;②增加犯罪的风险;③减少犯罪的收益。

  47.试论述人格障碍的特征及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

  (1)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是受个体内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偏离正常状态的人格畸

  (2)人格障碍的特征是:①自童年或少年期开始,人格偏离后相对稳定,甚至持续终生;②心里紊乱不定,但无智能缺陷;③对自己的缺点毫无察觉,对别人不负责任;④意志失控,自制力差,易盲动;⑤药物治疗、教育和惩罚措施等都难以矫正。

  (3)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人格障碍的人,易发生暴力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其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偶然性,较少预谋,手法不隐蔽,动机目的短浅,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造成对自己的不利和伤害。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