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公共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预测试题(16)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4月11日]  【

  21.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D )

  A新文学运动 B民主、民权运动 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22. 大革命开始时的革命根据地在何处?B

  A.湖南 B.广东 C.广西 D.江西

  23、《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A )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24.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2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D )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26.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C

  A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B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C民主与科学 D民主与法制

  27.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逐鞑虏,恢复"的实质意义是 C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28. 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的主要区别是 B

  A、维护君主制度 B、维护君主专制 C、仿效欧美政体 D、缓和国内矛盾

  29. 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C

  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 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 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30. 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B

  A.护国运动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革命党的起义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liujia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