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德育原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8日]  【

  三、名词解释题.思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简要说明结果论的说理方式

  1.说服: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这是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服。

  2.《生命线》:《生命线》丛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个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3个单元,其中的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含《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所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含《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设计和使这些情境教材,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兴趣、态度和情感的感知能力;鼓励基本技能特别是非言语沟通技能的发展;为更完善的私人关系打基础;通过发展联想体谅行为的各种变通方式的能力,增加个体作道德决定的自由;通过探究创造性活动中沟通风格与表达手段之间的关系,促进人际沟通。”

  3.社会行动模式:纽曼(F. Newmann)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the social action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整合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动等多个方面,并且将它们同公民投身社会变革联系起来。它探讨了小组讨论技能的重要性,信任和承诺等情感性问题,以及道德推理技能的必要性。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有鲜明的行动取向。希望你研究这个模式同时,和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进行比较,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

  4.观察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命名的,又叫“替代学习。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对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榜样。榜样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反其结果,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

  德目主义: 德目主义是指,开设独立的道 德科(或称公民科、修身科、宗教科),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叫学生理解和熟记.

  道德两难: 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下,无论如何做出决定都不是明确的、完全符合道德要求的。

  5.道德两难:即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冲突情境或问题。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下,无论如何做出决定都不是明确的、完全符合道德要求的。

  6亲历学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和实践,基于对行动后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的了解而逐渐习得某些行为方式。同时,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

  7规范性用语:当教师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谈论什么是道德上对的或错的,总之在告诉学生该如何待人处世时,教师使用的是“规范性用语”,这种用语直接涉及行为,是教师规范学生行为常用的道德语言。

  8道德相对主义: 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

  8道德相对主义:主张放弃或反对道德教育。与道德虚无主义者相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一种口味,各有所好;对于社会来说,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和群体而言的。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口味那样,也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道德。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相对主义: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1.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有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因此,道德是相对,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

  9.道德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

  10.道德两难情境: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涉及到两条或多条道德规范,且这些道德规范在这一情境中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