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金融理论与实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7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章节试题:第13章_第6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9月14日]  【

  三、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91。

  (2).

  【正确答案】 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91。

  (3).

  【正确答案】 理论界对于通货膨胀问题通常做如下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302。

  (4).

  【正确答案】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94。

  四、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1)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时间段内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具有期限性特点。

  (2)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

  (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易包括四类:①价值交换。②单方面转移。③移居。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答案解析】 参加教材P294。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