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外民俗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外民俗》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第3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1日]  【

自考《中外民俗》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第3章

  第三章 饮食民俗

  名词解释

  1.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2. 饮食结构: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置方式。

  简答论述

  饮食民俗特征:区域性、差异性、丰富性和民族性。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

  原因:

  1. 经济原因。食俗虽然是种文化现象 ,但其孕育和变异无疑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

  2. 自然条件原因。饮食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地域和气温不同,食性和食越自然也不同。

  3. 民族原因。由于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

  4. 宗教信仰原因。“民俗是退化的宗教”,不少食俗乃是从原始信仰崇拜或现代人为宗教的某些仪式演变而来的。

  发展阶段:生食、熟食、烹饪。

  二、饮食结构和类型

  男方种植稻米,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主种小麦,以面食为主。菜肴是指素菜和荤菜的搭配。饮料是饮食结构的补充,有酒、奶、茶等。

  三、饮食的惯制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汉族男方则一日三餐,早餐粥、馒头,午、晚餐用大米饭,副食为蔬菜、荤菜和饮料等。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饺子、年糕、粽子、月饼手抓饭。

  3、 礼仪饮食惯制。如生日蛋糕、寿面、交杯酒、豆腐饭等。

  4、信仰上的饮食惯制。如斋饭、雄黄酒、上坟用膳等。

  四、日本的茶道

  由四个要素组成,即宾主、茶室、茶具和茶。茶道有四规七则,四归为和、敬、清、寂。七规为:茶要浓淡适口;添碳煮茶要注意火候;随着季节的变化,茶水的温度要与之相适应,茶花要新鲜;时间要早些;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周到的照顾到所有的客人,包括客人的客人。茶道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是接待亲朋、宾客,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个渠道。

责编:zhangjing0102